酒城新報 發(fā)布時間:2013-12-30
濱江路是瀘州最靚麗的風景線之一,潔凈平整的道路,兩旁的綠樹成蔭,花壇絮語,涼亭座椅,人文雕像,讓人流連忘返。這里是瀘州的城市文化名片,2001年7月11日,聯(lián)合國人住委員會中心以“2000年聯(lián)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huán)境最佳范例獎的良好范例”稱號授予瀘州市濱江路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程。
日出東方,濱江路上到處都是晨練、健身的人;炎炎午后,這里的濃蔭成片,又成為人們乘涼的好地方;黃昏傍晚,壩壩舞音樂響起,更是一片熱鬧的景象。濱江路上,人們三五成群,成雙成對,又或是獨來獨往,漫步花圃中,走在江景邊,憑欄遠眺,品茶聊天,華燈喧囂與柳下戀人的竊竊私語,共同構建了濱江路的動態(tài)美與靜態(tài)美。
正在擦洗凳子的清潔人員
正在掃地的工作人員
濱江歷史
如今濱江路,有當年詩人筆下的漫浪。
清代詩人張船山所作瀘州詩中,白天是“灘平山遠人瀟灑,燈紅酒綠水蔚藍”,晚上則是“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
張船山妙筆生花,將濱江路風景描寫得如詩如畫?!昂S^秋瀾——在海觀樓上看長、沱兩水奔騰”“魚甘晚渡——夕陽西下,魚甘樹旁的千年古渡”“東巖夜月——江岸賞月”,是濱江路歷史上有名的三景。
然而,如今美麗的濱江路,可曾想過她昔日的樣子。據(jù)居住在附近的老人回憶,濱江路的詩情畫意也曾一度蕩然無存,抗戰(zhàn)時期多次遭日機轟炸后的瀘州沿江棚戶云集、殘破不堪,抗戰(zhàn)后的第一個城市規(guī)劃就提出了圍繞城市中心半島修建濱江路的設想。
然而在后來的近半個世紀,不僅設想未成,江岸反倒變成了城市垃圾棄土堆放的地方。但瀘州人山水家園的夢想并未因此破滅,幾經(jīng)建設、幾度經(jīng)營,濱江路一線現(xiàn)在重歸浪漫,“酒樓紅處一江明”的盛景再次重現(xiàn)。
NextPage
每天環(huán)衛(wèi)工人都要清掃大量的垃圾
環(huán)衛(wèi)工人正在修整掃帚
那道“傷痕”
歷經(jīng)滄桑的濱江路現(xiàn)在被人們津津樂道,可是在這道美麗的風景線上卻有道刺眼的“傷痕”。有些白色路燈箱的箱體被破壞,還有濱江路上的特色青花瓷煙灰缸,也有不少被損壞;象征瀘州酒城的手拿酒杯的白玉雕塑上也有很多刮痕,酒杯邊緣也有些缺口……所有這些都是人為外力所導致的。而在晚上濱江路的人流高峰時,垃圾隨處可見。
幾乎每天都會到濱江路上遛彎的王奶奶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館驛嘴附近,自從濱江路改造后,這里的風景非常優(yōu)美,但是也有些不文明行為存在,希望有關部門可以拿出些硬手段來制止。
記者在采訪時見到濱江路上的清掃人員,凌晨四點多就開始了他們的工作,在接近冰點的天氣里還在用涼水擦洗座椅,分發(fā)的掃帚由于長期的清掃非常松弛,一位老大爺還自己用繩子把掃帚條緊緊綁在一起使其更加結實。濱江路每隔不到100米就會看到這些可愛的人們。
NextPage
地上殘留的垃圾印記。
濱江路上的特色青花瓷煙灰缸,不少被損壞。
白色路燈箱的箱體被破壞。
象征瀘州酒城的手拿酒杯的白玉雕塑上有很多刮痕,酒杯邊緣也有些缺口。
(完)
編輯:馬慶娟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