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4-12-09
一雙輕盈的巧手,一把把細針般的平口刀、斜口刀,刀刃游離在繪好線條的毛竹筒上,一絲絲宛如絨毛的竹屑就帶著濃濃的竹香飄散開來……12月8日,筆者來到瀘州市納溪區(qū)安富街道上壩社區(qū)的“城市書房”,納溪區(qū)37歲的省級竹雕非遺傳承人黃建正全神貫注地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納溪風光的竹雕作品,每一刀都精準而有力。一個多小時后,這幅風光作品就輪廓初現(xiàn)。
黃建在精心雕刻
而在黃建旁邊的桌上,擺放著幾件專供市民欣賞的竹雕作品,有的精致典雅,有的古樸厚重,無不透露出黃建的心血與智慧。在他手中,竹子不再是簡單的自然材料,而是變成了承載文化、傳承歷史、展現(xiàn)藝術的載體。他用竹刻講述著家鄉(xiāng)的故事,傳承著竹雕非遺文化,也用自己的藝術人生詮釋著對竹刻藝術的熱愛與執(zhí)著。
精雕細刻
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今年37歲的黃建是土生土長的納溪人,納溪區(qū)10萬畝竹海為黃建從事竹雕提供了豐富的竹之源?!霸诩{溪竹雕界,我只是一名后生,我是在朱云華師父的悉心教導下堅定了我走上竹雕傳承之路?!秉S建說,可惜朱老師幾年前因故走了,如今我更要把納溪竹雕這一非遺文化傳承下去。
黃建講解雕刻之道
黃建大學畢業(yè)后拜師專業(yè)從事竹雕,緣于他兒時就對竹雕匠人和竹雕作品在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記。10歲那年,他來到小學同學也是玩伴的家中,他第一次看到了后來成為自己老師的朱云華雕刻竹制品:栩栩如生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的亭臺樓閣、雋永的山水筆筒,在黃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從此以后,他也更加愛好美術和繪畫,高中畢業(yè)時他更是以藝體生身份考入了成都一所大學的動漫設計專業(yè)學習。
2014年,黃建大學畢業(yè)在江蘇工作幾年間,對當?shù)刂竦裰破酚辛烁M一步的認識,對竹雕匠人的那份執(zhí)著更是由羨慕到向往。于是,在工作三年后,黃建毅然辭職回家,拜納溪竹雕大師朱云華為師,學習竹雕技藝,并深得朱云華老師真?zhèn)鳎纸?jīng)過自己的不斷摸索和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既有傳統(tǒng)竹刻的細膩和典雅,又融入了現(xiàn)代審美的簡約和時尚。他的刀法嫻熟,線條流暢,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都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黃建的竹雕作品
黃建的竹雕技藝之所以如此精湛,離不開他這些年的刻苦鉆研和不懈追求。在他看來,竹雕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他說:“竹雕是一門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藝術,必須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作品中?!痹趧?chuàng)作中,黃建總是先仔細觀察竹子的紋理和色澤,然后根據(jù)構思進行巧妙的布局和刻畫。他的刻刀在竹子上舞動,時而輕柔如絲,時而剛勁有力,每一次的刻畫都仿佛是在與竹子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
黃建的竹刻技藝不僅體現(xiàn)在作品的構圖和刻畫上,更在于他對竹子的獨特理解和運用。他深知竹子的特性和韻味,能夠在雕刻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竹子的優(yōu)勢,使得作品既具有竹子的自然美感,又充滿了藝術的氣息。黃建說,一件竹雕作品問世,就是竹之涅槃,因此,選好竹就是一幅竹雕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由于竹刻品易腐、易被蟲蛀,為獲得干燥、無蟲卵的竹根材料,必須在冬季嚴寒時節(jié)上山采竹,山地背陰之竹為佳。材料處理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竹子截鋸后,要經(jīng)過高壓沖洗,高溫蒸煮,加老堿或石灰?guī)椭ヌ敲撝幐蓛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淘汰,防止開裂、蟲蛀,剩下表面光亮的材質才可以用于雕刻制作。
黃建所用的竹材,除了普通圓形、橢圓形竹料之外,有時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要,也選用方型、梅花型等“異形竹”。為獲得竹雕的優(yōu)質原竹,黃建和竹農(nóng)合作,從竹筍開始人工打造各種形狀的異型竹,讓“可遇而不可求”的異型竹變得“可求”。
以刀為筆,以竹為紙。面對納溪竹雕藝人存在“斷層”,黃建正用他的執(zhí)著和熱愛,讓竹雕藝術在現(xiàn)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同時,他已在納溪區(qū)詩書畫院開設竹雕課程,普及竹雕知識,傳授竹雕技藝,并以竹雕進校園為契機,輔導青少年制作竹畫、留青竹刻,零距離感受竹雕技藝。黃建說:“納溪竹雕技藝面臨失傳的風險,我不想當企業(yè)家,只想做好一名藝人,只希望能將這門傳承了千年的竹雕工藝傳承下去,在竹雕非遺文化在納溪這片熱土上生根發(fā)芽。”(周超文 肖光榮 文/圖)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