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07-28
一人,一包,一人成行,攝影愛好者龍國兵用2年的時間為合江縣境內的81位抗美援朝志愿軍免費拍照,用鏡頭定格下老戰(zhàn)士們的光榮歷史。
眼前這位正在整理抗美援朝志愿軍圖冊的便是龍國兵,也是為志愿軍老戰(zhàn)士免費攝影的發(fā)起人。龍國兵是四川省攝影家協(xié)會、瀘州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也是一位有著34年黨齡的黨員,近些年龍國兵主要以人文風光、鄉(xiāng)愁為拍攝主題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攝影作品。為什么免費為合江縣境內的抗美援朝志愿軍拍攝,龍國兵講述了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
龍國兵說:“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多年來接觸了不少抗美援朝老兵,我父親也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我想通過鏡頭,把這些歷史、經(jīng)歷記錄下來,流傳給后面,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p>
因為受到父輩的影響,2021年8月12日,龍國兵開始了第一位抗美援朝志愿軍的拍攝——他的父親。從那時起,龍國兵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文聯(lián)和一些攝友的幫助下,利用空余時間走遍全縣21個鎮(zhèn)街開始尋找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
龍國兵說:“拍攝還是比較艱辛和困難的,從2021年起,我就在尋找追拍這些志愿軍老人,這些老兵年事已高,尋找起來也困難,但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我還是希望把拍攝堅持下去。”
每一次的拍攝,龍國兵提前了解、溝通后,就會背著包,提著腳架、穩(wěn)定器等拍攝工具去老兵家里為他們拍攝。這次,龍國兵來到位于九支鎮(zhèn)的何文金老兵家中為他拍攝,放下行囊,他就開始忙活,組裝設備,翻看物件、收集資料。
抗美援朝志愿軍家屬何明生說:“我父親年事已高,出行不便,龍老師上門來為我父親拍照作紀念,實在是難得,我們也特別高興和感謝。龍老師這種行為很高尚,為傳播抗美援朝精神,宣揚愛國主義精神做了很好的榜樣,值得學習?!?/p>
兩年的時間,龍國兵心無旁騖,先后走進了81個家庭進行拍攝,很多老戰(zhàn)士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拍攝的抗美援朝志愿軍年齡最大的99歲,龍國兵說完成這次拍攝,幾乎是在與時間賽跑。
龍國兵說:“拍攝過程中,我時常遇到很多老人我還沒來得及拍攝就離開了人世,所以說拍攝工作其實像是跟時間賽跑、跟生命賽跑。”
2年時間,3000多公里,龍國兵自費將拍攝的81位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zhàn)士的照片印刷成冊,這些被定格的珍貴影像,需要我們仔細品鑒,品它本身的紅色功勛,品它其中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更要品它背后為傳承這份珍貴紅色歷史而默默付出的人文情懷。
龍國兵說:“這些志愿軍老兵的資料,是珍貴的紅色文化的影像資料和記憶,下一步,我想通過相關部門或者某種方式展示出來,讓抗美援朝精神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在龍國兵拍攝志愿軍老兵的過程中,他的臉上汗珠滾滾,順著雙鬢滑落,抬手拭去,這才發(fā)現(xiàn)他原來也只是一個頭發(fā)花白將要退休的普通人而已。他從那個小小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摞又一摞的文件,全都是他記錄拍攝過的老兵的相關資料,有指紋、有簽名、有生平簡介,他視若珍寶……在龍國兵的鏡頭中老兵們熱淚盈眶、歌聲高昂,因為老兵們知道,有人想要了解他們的故事,有人愿意傾聽他們的過去,那是新生的希望,是紅色革命的香火,是千千萬萬個后代子孫……龍國兵期望這些紅色記憶能夠保存下來,更期望紅色革命基因根植每個中國人心中,抗美援朝精神必然會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續(xù)傳承。(張琳 張鑫)
編輯:游江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