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4-01-17
一盒魚子醬,讓四川人“炸了”。
事情要從“爾濱”說起。由于“爾濱”的出圈,大量游客前往東北旅游,為感謝“爾濱”對四川“小熊貓”的寵愛,四川拿出了雅安天全的魚子醬作為回禮,這波操作直接把四川人看呆了。
“四川,你讓我感到陌生?!?/p>
“四川人到底是不是親生的孩子?”
“我為什么沒吃過四川魚子醬?”
全球水產品博覽會上拍攝的魚子醬。孟鼎博 攝(新華社)
很快,這股風吹到了各地,大家開始對家鄉(xiāng)的寶藏“挖呀挖呀挖”。
今天我們就來場瀘州“農業(yè)大摸底”,一起看看,還有多少驚喜是瀘州人不知道的。
大閘蟹
瀘州有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不是在江蘇嗎?
螃蟹有公有母,公蟹的個頭更大一些。
是的,你沒有聽錯,我瀘州有大閘蟹,陽澄湖的,不是碰瓷。
在江陽區(qū)西岸村,就有人養(yǎng)殖陽澄湖大閘蟹。
先解釋一下為什么瀘州能養(yǎng)陽澄湖大閘蟹,這主要還是取決于瀘州有優(yōu)質的水源,很適合養(yǎng)大閘蟹。
于是,養(yǎng)殖戶就將陽澄湖大閘蟹品種“搬家”到了瀘州。
按照正常長勢,預計個大的能長到六七兩,屬于比較優(yōu)質的大閘蟹了。
剛打撈上來的大閘蟹
在瀘州養(yǎng)大閘蟹,其實比陽澄湖更有優(yōu)勢。
比如陽澄湖大閘蟹,每年都會規(guī)定捕撈時間,這就讓大閘蟹的銷售時間比較固定。
而在瀘州養(yǎng)殖,螃蟹可以一直賣到春節(jié)期間,春節(jié)后又進入新蟹苗的投放,對于養(yǎng)殖戶來說銷售周期更長,盈利的時間也更長。
今年,西岸村的養(yǎng)殖戶打算投放600斤蟹苗,到時候產量會以噸來計算。
到時候,瀘州人要想吃陽澄湖大閘蟹就不用再托人從江蘇寄過來了,咱自己家門口就有,香不香嘛?
“三文魚”
生魚片有瀘州產的?
斗膽問一句,瀘州有海嗎?
嘿,朋友!這你就孤陋寡聞了吧,魚子醬都能產自四川,憑什么生魚片不可以?
大家可能忘了,前些年中國內陸?zhàn)B出了一批淡水虹鱒,當時大家就把稱為三文魚的“平替”。
是的,瀘州養(yǎng)殖的就是虹鱒。
虹鱒的肉生片下來,口感不比海里的三文魚差哦。
虹鱒
在古藺縣箭竹苗族鄉(xiāng),從2018年開始,依靠當?shù)貎?yōu)質的冷水資源,國產“三文魚”就已經安家了。
虹鱒屬于冷水魚,比較嬌氣,魚的生長對水質、水溫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會死亡。
箭竹苗族鄉(xiāng)位于群山之間,有天然的溶洞水,溶洞水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溫度都能保持在十多攝氏度,即便在夏季最熱的三伏天,水溫也僅有23℃左右,只有這樣的水溫才能滿足虹鱒生長的需求。
因此直到現(xiàn)在,在瀘州也只有箭竹能產虹鱒。
切片后的古藺虹鱒肉紋路非常清晰
虹鱒嬌嫩,出水后在充氧打包的情況下存活時間也不長,所以目前箭竹苗族鄉(xiāng)的虹鱒主要在古藺周邊地區(qū)銷售。
海蝦
沒錯,又有海產品在瀘州安了家!
在合江縣白米鎮(zhèn),養(yǎng)殖著一批南美白對蝦。南美白對蝦是真正的海蝦,在經過多輪的試驗后,終于實現(xiàn)了“淡化”。
南美白對蝦
有人看到這里會問了,這跟平時我們吃的淡水蝦有啥區(qū)別?
其實,淡水養(yǎng)蝦一般都會選擇羅氏蝦。南美白對蝦的優(yōu)勢在于,淡化后的南美白對蝦肉含量能達到70%,也就是說留給我們能吃的部分就更多了。
南美白對蝦也是個嬌貴的品種,對水質要求非常高,一點點不對都會導致“團滅”。
南美白對蝦也是個嬌貴的品種
但在瀘州養(yǎng)殖,由于氣候更加穩(wěn)定,蝦的生長周期較新疆等內陸地區(qū)有所縮短。
在新疆最少要長三個月才能上市,而在瀘州,70天蝦的個頭就已經很大了。
在瀘州,南美白對蝦的銷售時間可以持續(xù)到10月底,這也讓更多人有了口福。
鰣魚
不止海產品,有些江河里的東西你也不一定見過。
在瀘州長大的人,對河鮮一定不陌生,但珍貴的河鮮別說吃了,就連見上一回都不容易。
2023年7月,鰣魚在瀘州人工養(yǎng)殖試點成功。
作為“長江三鮮”之一的鰣魚,過去從未在長江中上游地區(qū)出現(xiàn)過。這次一出現(xiàn),便有一部分走上了人們的餐桌。
廚師正在處理鰣魚
目前,老饕們在南苑賓館、酒城賓館、灃澤苑、阿林曉館、裕紅閣、金民居等餐館,都能品嘗到瀘州本土養(yǎng)殖的鰣魚。
荔枝鰣魚
青花椒鰣魚
清蒸鰣魚
鰣魚養(yǎng)在哪?
方山腳下北緯29度的丹林鎮(zhèn),山清水秀,豐富的地下水源給鰣魚提供了眾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另外,基地四周都是泥土和水草,礦物質、養(yǎng)殖質、微生物等為鰣魚提供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養(yǎng)殖戶一邊劃著小船行駛在魚塘里,一邊查看漁網(wǎng)里魚苗的長勢
鰣魚養(yǎng)殖也并非易事。
鰣魚長勢慢,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2℃,低于7℃或高于30℃就不攝食并出現(xiàn)死亡。而且鰣魚鰓組織面積小,需不停快速游動獲得溶氧,一旦出水就會快速死亡。
此外,鰣魚還容易對一般魚類不受影響的高頻超聲波產生應激反應。
目前,鰣魚的市場價約為一斤左右的鰣魚兩三百元一斤,三斤重的鰣魚要達到四五百元一斤。
廚師正在處理鰣魚
這些瀘州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寶藏”背后,其實是一個個瀘州人不斷經歷失敗后成功的逆襲故事。
無論是海魚養(yǎng)殖的淡化,還是大江河鮮走上餐桌,在這片川南大地上,瀘州人不斷突破大自然,將那些不可能出現(xiàn)在瀘州的食材變?yōu)榭赡?,才有了你面前的這份美食。
老饕們還有哪些你最近才知道的,你家鄉(xiāng)的隱藏寶藏?
(來源:瀘州農業(yè)-瀘州日報)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