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11-16
你好!龍馬潭
——茶馬古道·寶蓮街驛道
如果你來龍馬潭,問我該去哪里追尋城市的印記,我會告訴你,來茶馬古道·寶蓮街驛道吧!
在喧囂的城市中,隱匿的一處靜謐之地,定會在你的內心留下一份純粹。
茶馬古道·寶蓮街驛道位于龍馬潭區(qū)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區(qū),南連轉角店,北接撫琴路,距瀘州機場約15km,距瀘州客運中心站約7km,距成自瀘赤高速路口10km,交通十分便利。
驛道全長810米,依山溝地勢修建,文化底蘊豐富,保存了民居古街的風貌。
山下保留有多處百年以上釀酒作坊,往東兩公里有臨江而建的東漢崖墓,以及刻于明代的醉仙亭摩崖造像群。
該驛道始建于宋元時期,古時稱土漕口,因明代王藩臣建寶蓮寺得名,是瀘州下走重慶、上行成都的必經之道,擁有厚重的茶馬古道文化,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寶蓮街為州官迎送朝廷官員的官道,明清時期,瀘州水運興旺、商貿繁榮,朝廷改民運川鹽為官運,鹽船擠滿了小市上碼頭、中碼頭、王爺廟,這條官道的形成正得益于此。
該驛道全部采用條石修筑,自清代以來一直為小市通往石洞、安寧等地的一條交通要道。當年古道的蹤跡已不明顯,只有延伸而去的青石板讓茶馬古道之名也延續(xù)著。
蜿蜒的古道已不再熱鬧,有些老宅已人去樓空,不少房屋已經被標上了危房,但有些上個世紀特殊記憶的標語卻依稀留存,向后人講述著茶馬古道的故事。
寶蓮街未來的命運,何去何從難以猜想,但晾曬的衣物、閱讀的老者和看家的小狗,都拉近了它與訪客的距離。
來茶馬古道·寶蓮街驛道吧!漫步在青石板街道中,穿越千年時光,感受方寸之間的故事,寧靜而又美好。
(來源:文旅瀘州-龍馬潭發(fā)布)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