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2-07-17
散文詩組章|天河在上
□ 鄧曉波
玉龍湖
玉龍湖(瀘縣立石鎮(zhèn))
七十二座山峰,如今成為青翠的浪花。
三十六個景點,被水滋潤出滿園果香。
每一朵浪花之上,都棲息著飛翔的云朵。那不是風雨中的海燕,也不是從西伯利亞歸來的沙鷗。那是土著的白鶴,好聽的名字叫鷺,收緊翅膀的時候,是小葉桉上盛開的玉蘭。
湖水干凈,在普照寺的晨鐘下修行。
風吹來時,宛如一曲飄蕩在漣漪上的歌;雨落下時,恰似一滴流淌在藍絲綢上的淚。我看見,十萬魚蝦追逐幾朵白云,數(shù)只野鴨撥動幾片霞光,靜默的群山吐出幾縷彎曲的炊煙。
那些離岸的快艇,如奔赴著一場青春的約會。那些歸來的漁船,正搖曳著鋪滿金色的波浪。看?。∩畹木W(wǎng)正張開有力的臂膀,取走粼粼波光里隱藏的夢想和希望。
在這里,垂釣者和魚一樣都有野心。
在彼此的世界里,都有同一片天空的蔚藍、深邃和遼闊。
渡 槽
勝利渡槽(瀘縣奇峰鎮(zhèn))
天河在上,阡陌喧嘩。
水,從此有了骨頭,有了鏗鏘的步伐。
在山巒與山巒之間,在河流與河流之間。水,頂天立地,接受星光的洗禮。水,潤物無聲,一遍一遍喚醒沉默的土地。
哦,這就是渡槽。
從堅硬的巖石中迸發(fā)出青春的力量,從激情燃燒的歲月中挺起不屈的脊梁。那每一道拱、每一道槽、每一根粗獷而細膩的線條,那凝集著的每一聲高亢的號子、每一片飛揚的石屑、每一次從身體中析出的血和鹽,都是由父親的肩、父親的背、父親的手掌托起的滄桑。
把規(guī)整的石頭,有弧度的石頭,刻了字的石頭虔誠的舉過頭頂,供奉在高低不平、深深淺淺的溝壑之間。每一塊石頭都有思想和靈魂,都被歲月的風雨注入歷史的基因和密碼。東村的人,西村的人是號角催生的粘合劑,在高高的壘土之上合龍匠心。
就這樣,自渡一個人的生命史。
在荒山野嶺,傾聽不朽的莊稼拔節(jié)的回聲。
堅信春天的流水,會一次次抵達;堅信流淌的溝渠,會伸向干涸的灌面。
渡槽如虹,水美千山。
石河堰
雙勝堰(瀘縣嘉明鎮(zhèn))
石灘上,我們?nèi)〕龊哟矆杂驳氖^。石灘上,我們析出身體多余的鹽分。石灘上,我們用青春和生命打圍。石灘上,我們抽刀斷水,為一條干癟的河流療傷,讓一塊塊石頭在你的斷面獲得重生。
只因河勢太不平坦,亂石太多,溝壑太深,水太淺。
攔河水滿,才能撫平積重已久的沉珂。
誰不喜歡溫順綿羊,誰不贊嘆瀲滟波光。
從此,不奔騰,不咆哮,收納住自己放蕩不羈的性格。入世的河流,懂得抵達石河堰之前,開始放緩腳步。
山路太險,需要駐足喘息。
石河堰,終不能阻擋一條河流的步伐。你看,他要用如練的瀑布出世,他要用低沉舒緩的聲音向喧囂的世間不斷嗚咽。
道林溝
道林溝(瀘縣石橋鎮(zhèn))(編者注:本文配圖均源于網(wǎng)絡)
把一汪湖泊拴在腰間,捧一縷清風攬入胸懷。
走吧,上山的路彎曲又平坦,空氣中有原始的草香、果香、茶香。
置身在道林溝,就是其中的一枚漿果,一顆蛇莓,一朵野牡丹。從天而降的樹葉和松針,都會嚇退一只螞蟻,驚跑一條小小的蜥蜴。
腳步輕些,再輕些!
適合把一顆心輕輕的放在這里。白天,誦讀大自然的經(jīng)卷;夜晚,傾聽蛙聲打磨月光。
湖里的水太藍了,輕輕就會碰碎天上的云朵。
山崖的水太細了,輕輕就會折斷霧中的絲線。
不要問傳說中的寺廟在哪里?周圍早已林木森森,古老的樹根已虬進殘破的崖壁。佛,更像塵埃,種下滿山鳥語,布施明月孤星。不要問得道的高僧去往何方?每一位朝圣的施主,得自然法,獲清靜心。
道林溝,有山、有水、有林、有道。
有一行淺淺的足跡,長滿內(nèi)心荒蕪的青苔。
作者簡介:鄧曉波,青年詩人,現(xiàn)居瀘縣。有詩歌散文在《西南軍事文學》《四川文學》《青年作家》《瀘州文藝》《酒城新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完)
編輯:馬驍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