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05-10
兄弟,這個長假你有什么安排?
我最近胸悶、心累,吃了幾天“異煙肼”,好多了,放假就在家里休息。
真的嗎?我也是胸悶、心累,去買點來吃,多吃兩顆怕效果更好呢。
我腦殼還有點痛,估計“異煙肼”再加點“頭痛粉”效果“更好”。
近日,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肝膽病科收治了一名自行服用“異煙肼、頭痛粉”半月后,導致身目黃染、乏力、納差等不適的患者。
入院時查肝功能提示總膽紅素552.8umol/L,肝功能極差,凝血功能差,診斷“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
入院后醫(yī)生叮囑患者停止口服損肝藥物,并予以中藥、保肝降酶、人工肝(雙重血漿分子吸附+血漿置換)、中醫(yī)外治等治療,現(xiàn)病情逐漸好轉。
信息化時代,不少人根據(jù)網上的建議或周圍人推薦后自行購買或服用藥物;或者聽信廣告宣傳,通過網絡購買保健品、營養(yǎng)品。
殊不知,藥物能治病,也能致病
汪靜 教授
主任中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大內科副主任兼肝膽病科主任。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全國肝膽病咨詢專家、四川省名中醫(yī)、四川省中醫(yī)藥管理局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首批優(yōu)秀中青年中醫(yī)師、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
擅長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及膽囊炎、膽囊術后綜合癥等肝膽疾病及內科疑難雜病。
城北門診時間:周一、三、五上午
是藥三分毒
不同的藥物劑量、種類都會引起肝臟不同程度的損傷。盲目用藥不僅無益于治病,更可能損害健康。
肝臟是藥物濃集、轉化、代謝的“化學加工廠”,90%的藥物需要在肝臟中代謝,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因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所導致的肝臟損傷稱為藥物性肝損傷。
而肝臟中代謝酶基因的多態(tài)性,決定了不同的個體對藥物的適應程度差異很大,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肝衰竭,危及生命。
哪些藥可能導致藥物性肝損傷?
1.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對氨基水楊酸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
2.心血管藥物:他汀類,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3.精神類藥物:如氯丙嗪、奧氮平等。
4.抗癲癇藥物:丙戊酸、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
5.抗結核類藥物:如利福平、異煙肼等;
6.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7.抗腫瘤藥物:如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呤、阿霉素、依托泊苷等。
8.中草藥類:黃藥子、關木通、菊三七、魚膽、雷公藤、何首烏等。
除了這些常見藥,生活中還有很大一部分肝損傷來自于老年人喜愛的保健品、美容達人的美白丸等,都在悄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雖然很多藥物可能導致肝損傷,但并不意味著這些藥物都得被列入“黑名單”,遵從醫(yī)生囑咐、合理使用藥物才是關鍵,切勿自行盲目用藥。
人工肝
人工肝是暫時替代肝臟部分功能的體外支持系統(tǒng),其基于肝細胞的強大再生能力,通過體外的機械、理化和生物裝置,清除各種有害物質,補充必須物質,改善內環(huán)境,為肝細胞再生及肝臟功能的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或作為肝移植前的橋接。
目前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臨床最廣泛使用,并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體外肝臟支持療法,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漿置換、血液/血漿灌流、血液濾過等,其中雙重血漿吸附(DPMAS)加血漿置換(PE)治療模式是臨床最為常用的治療模式。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肝膽病科人工肝治療已開展10余年,擁有2臺人工肝治療儀,團隊曾獲“全國人工肝操作技能大賽四川省一等獎”等,在人工肝操作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肝膽病科簡介
科室主要針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發(fā)癥、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及膽囊炎、膽囊術后綜合癥等肝膽疾病開展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和研究,主攻病種為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癌。中醫(yī)藥聯(lián)合微創(chuàng)技術(肝臟介入、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等)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肝硬化頑固性腹水、反復上消化道出血及聯(lián)合人工肝治療肝衰竭等療效顯著。研制了愈肝顆粒、參仁活血顆粒、桂黃降脂顆粒、葛黃解酒顆粒、茵陳四苓顆粒、利肝舒顆粒等6種專科制劑。同時開展中藥灌腸、艾灸、中藥臍療、中藥貼敷等多種中醫(yī)特色外治療法。
住院部地址:第三住院大樓24樓
咨詢電話:0830-2293885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