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5-08-09
“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讓患者能夠重獲新生,我覺得很幸福?!比涨?,經(jīng)過268分鐘的血液采集、分離、回輸,來自瀘州醫(yī)療器械職業(yè)學院醫(y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系的教師張良芳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一名素未謀面的患者送去生命希望。她成為四川省第889例、瀘州市第6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圖為張良芳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后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
張良芳今年28歲,第一次接觸造血干細胞捐獻是在兩年前?!拔以诰d陽中心醫(yī)院上班時得知,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幫助患有嚴重血液疾病的人,讓他們重建免疫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于是決定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睆埩挤蓟貞浀?。
“您和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請問您愿意捐獻嗎?”今年4月的某一天,張良芳接到瀘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聽到這個消息時,張良芳既興奮又激動,立即答應了,很快便去重新采集血樣并進行高分辨配型檢測以及全面體檢?!肮ぷ魅藛T告訴我,造血干細胞匹配成功率為萬分之一,冥冥之中,命運選中我去挽救另一個人?!睆埩挤急硎?,登記做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時候,她就期待有這么一天。
在等待的日子里,張良芳積極鍛煉、規(guī)律作息,以保證身體達到最佳捐獻狀態(tài)。為了確保捐獻過程順利進行,張良芳提前前往四川省人民醫(yī)院開始為期數(shù)天的準備。入院體檢、注射動員劑……每向前走一步,張良芳心中便多了一份堅定。
圖為張良芳在醫(yī)院注射動員劑。(受訪者供圖)
終于到了捐獻采集那天。張良芳的血液緩緩流入精密的機器,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外周血液循環(huán)采集,張良芳順利捐獻了200余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酥酥麻麻的感覺從手臂傳來,但整個過程并無不適?!睆埩挤颊f,捐獻造血干細胞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復雜,并不是抽骨髓。因為不少人對這方面知識缺乏了解,所以會有恐懼心理,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激勵更多人去關(guān)注并參與到無償捐獻的事業(yè)中。
這份承載著愛與希望的“生命種子”,第一時間被送達患者所在醫(yī)院,為患者帶去了重生的希望。
生命接力,步履不息。近年來,納溪區(qū)結(jié)合世界紅十字日、世界獻血者日、世界骨髓捐獻者日等,廣泛宣傳動員,引導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及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隊伍中來。下一步,納溪區(qū)將加大對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不斷凝聚力量、傳遞愛心。
(來源:納溪融媒 文/記者 王超明)
編輯:肖昂
關(guān)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