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4-02-17
是這樣的瀘州
從爾濱的爆火開始
為各自家鄉(xiāng)喊麥似乎變得很流行
如果給你一個為瀘州喊麥的機會
你會從哪兒說起?
我想應該是她的
江、山、酒、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方人的精雕細琢
終是將這座川南的千年古城
變得千姿百態(tài)
原來你,是這樣一個瀘州
請查收瀘州推薦模版
兩江流過瀘州城。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張如翠 攝
一個瀘字三點水
瀘州天生與水結緣
這是大自然的稟賦
冬日里的頭脊梁。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曹衛(wèi)兵 攝
圖據中國酒城·醉美瀘州圖片庫
江城瀘州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
清代詩人張問陶以點睛之筆
精準將瀘州概括為水上人家
可能你會問
中國擁江匯流的城市那么多
瀘州為什么特別?
來看看瀘州的水系就明白了
萬里長江穿山行谷來到了瀘州
沱江從四川北部山區(qū)一路南下
在瀘州與長江交匯
匯成“兩江環(huán)合,彌漫浩渺”的大河盛景
在瀘州境內
長江有136公里流經
沱江有45公里穿境
赤水河、永寧河、瀨溪河等蜿蜒盤踞
諸多河流在此與長江交匯
構成一張四通八達的水網
其中
赤水河四川段全部在瀘州
赤水河瀘州段也等于赤水河四川段
兩江交匯七座橋。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張如翠 攝
清清美酒河。成林 攝
江東。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粉紅吹風機 攝
秀美兩江。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劉德成*雄鷹 攝
沱江一級支流瀨溪河。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永寧河靜靜流淌。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蟈蟈曾 攝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豐富的水系潤澤瀘州
滋養(yǎng)了這片江城之韻與市井煙火
千百年來
生于斯長于斯的瀘州人靠水吃水
與長沱兩江朝夕相處
隨江水沉浮生息
便形成了“水上人家”
張問陶曾在江邊寫下:
灘平山遠人瀟灑,酒綠燈紅水蔚藍
只少風帆三五疊,更余何處讓江南
張壩桂圓林沿江綿延10余里
堪稱瀘州
“十里綠色長廊”“瀘州綠色客廳”
不斷延伸的濱江路
見證著這一方人對江水的鐘情
東門口的一年一會
是紅嘴鷗對瀘州的生態(tài)偏愛
長虹臥波
跨越江面架起的一座座橋梁
更是留下瀘州人奮斗的身影
擁江之城
終有她浪漫的格調和似水的柔情
張壩桂圓林。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粉紅吹風機 攝
晨光中的濱江路。
東門口,紅嘴鷗在空中飛翔。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粉紅吹風機 攝
鄰玉長江大橋通車,瀘州二環(huán)路的圈“畫”圓了。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水無形而有萬形
水無物能容萬物
流動的江水隨著城市的改變
而變化自己的形狀
隨后反作用于城市
所以
一年四季閑時來江城瀘州走走
總能挖掘出你未曾見過的樣子
兩江潮涌,碧波蕩漾
原來瀘州啊,是如水納萬物的江城
山城
{瀘州:綠色為底}
茶山梯田。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漸入佳境 攝
山·海。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李家平 攝
古人常說山水相依
光有水沒有山的依靠也構不成景
山水和合剛柔相濟才能和諧共處
瀘州自然也是如此
山水纏綿繾綣
座座翠微橫亙其間,蒼翠了酒城的大地
瀘州的山是迥異的
它可以是連綿成群的方山
可以是雋秀逶迤的筆架山
可以是天低云闊的羅漢林
可以是神秘莫測的黃荊老林
雪中的方山。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張如翠 攝
筆架山晨曦。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李貴平 攝
羅漢林雪景。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代建 攝
黃荊老林。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plang 攝
瀘州到底有多少座山?
你數過嗎?
又去過哪些?
山的裝扮讓瀘州綠意盎然
森林覆蓋率51%
森林蓄積量2620萬立方米
有數量龐大的百年古樹
目前建城區(qū)范圍內
有二級古樹13株,三級古樹1384株
古樹名木后續(xù)資源4000余株
瀘州堪稱“森林之城”
綠色是瀘州的生態(tài)底色
因了負氧離子豐富
瀘州人喜歡有時間就去追追山
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
漫步在參天樹木之下
斑駁的光點從重重疊疊的枝葉間透出來
春日繁花似錦,夏日暗夜星空
秋日層林盡染,冬日白雪皚皚
一步一景
去覓得一絲恬淡與閑適
龍掛山雪中梅花如畫。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用戶987344 攝
湖光山色。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漸入佳境 攝
瀘州之巔羅漢林出現晴空云海,山如水墨,云如海濤。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代建 攝
談不上征服
瀘州人已經習慣把群山納入后花園
有時間就在后花園里
種種花草、栽栽茶葉
比如梅嶺茶山就是瀘州人碩大的茶園
忠山公園就是瀘州人山里開鑿的花園
還有東巖公園、福寶國家森林公園……
而山與公園的結合
都給瀘州人無形之中以撫慰和療愈
納溪區(qū)梅嶺茶山美景。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江陽公園。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蟈蟈曾 攝
忠山公園。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達瓦里氏 攝
忠山公園。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沙漠綠洲 攝
濱江公園。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劉德成*雄鷹 攝
龍澗溪公園。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快落的蘇打水 攝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國家森林城市瀘州
原來真是一座長在森林里的城市
酒城
如果說江水山脈是自然的饋贈
那綿密的酒香就是時間的醞釀
風過瀘州帶酒香
釀了千年酒的瀘州人四季都浸在酒香里
不信你看
瀘州老窖和郎酒
兩朵中國名酒之花在瀘州
三星街里有瀘州老窖“活態(tài)雙國寶”
在古藺二郎還有瀘州人專屬的藏酒庫
酒中兵馬俑整齊列隊
國內最大的地下酒堡讓人驚嘆
甚至還有一條釀酒專用美酒河流經瀘州
1573國寶窖池群。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赤水河被譽為美酒河。
瀘州老窖乾坤酒堡被譽為中國最大的地下藏酒窖。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儲藏郎酒的天然溶洞——天寶洞。胡桐 攝
有水作大動脈的城市是浪漫的
再加上四川人的豪氣
瀘州人似乎看起來就是矛盾體
其實不然
古來多少文人墨客好酒
浸潤酒香的瀘州人自然既浪漫又豪爽
這是江湖兒女的風骨
也是江湖兒女的長情
因此
自帶三分酒量的瀘州人
從不掩飾對酒的鐘愛
他們有個萌寵叫“酒麒麟”
他們把橋設計成了酒瓶的形狀
他們的樓上趴了一只微醺熊貓
他們在大街小巷不斷展示酒的藝術
……
麒麟溫酒器。圖據中國酒城·醉美瀘州圖片庫
古金高速赤水河大橋塔冠采用“酒樽”造型。
瀘州的微醺熊貓雕塑。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放逐之外 攝
濱江路的酒壇造型雕塑。圖據中國酒城·醉美瀘州圖片庫
濱江公園的雕塑,見證瀘州人擅飲擅釀。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劉德成*雄鷹 攝
要問為什么
因為,瀘州是酒城
可不得好這一口嗎?
如此
張問陶的詩里就有了下一句:
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
好酒的瀘州人也好客
每年如期舉行的中國國際酒業(yè)博覽會
他們以酒會賓朋
頗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架勢
如果你要為瀘州喊麥
或者“干一杯”是最好的詮釋
而氤氳了時光、旖旎了流年的瀘州佳釀
會讓你從沉醉到清醒的頓悟:
原來瀘州啊,是這樣一座酒城
港城
有江河的地方就有碼頭
山河一隅
瀘州的碼頭文化傳承了千年
往來人群想掙脫江河的桎梏
便升騰起碼頭的市井煙火
時光飛逝
借助長江黃金水道便利的水運出海
當初的碼頭今已繁盛
瀘州港早已成為四川第一大港
中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
每天商船匯聚,迎來送往
港口上各色集裝箱堆積如山
宛若藝術品般鱗次櫛比
組成了岸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瀘州擁有136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和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你知道嗎?
從瀘州發(fā)出的中歐班列
運送貨物到俄羅斯僅需十幾天
就在今年
首列四川西部陸海新通道
江鐵海聯運班列
也從瀘州正式發(fā)車
經過欽州直到越南
四川西部陸海新通道江鐵海聯運班列在瀘州首發(fā)。
剛剛過去的2023年
瀘州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900.05萬噸
同比增長10.06%
貨物周轉量占全省85%以上
穩(wěn)居全省第一
瀘州水運業(yè)保持高質量發(fā)展態(tài)勢
瀘州堪稱全省唯一開通
國際水運、國際陸運雙通道的城市
如今
瀘州港“分舵”石龍巖碼頭正在建設
將繼續(xù)鞏固天府首港的地位
助力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瀘州白酒茶葉、重慶微型耕種機
知名品牌汽車、成渝周邊化工品
……
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選擇瀘州“帶貨”
讓產品從這里走出國門
這不僅是江河造就的碼頭
更是一代代瀘州人精雕細刻的作品
從中你能見到千百年來
瀘州人努力打拼、開拓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
瀘州港船只來來往往,貨物裝卸繁忙。川江號瀘攝圈攝影師 牟科 攝
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貨運繁忙。
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工人正在操作龍門吊裝卸貨物。
繁榮的貿易改變了瀘州的面貌
一座生機勃勃的港城就此誕生
從碼頭到港口的蛻變
展現了瀘州開放的力度和吸納的廣度
通江達海,運輸便利
原來瀘州啊,是這樣一座港城
江、山、酒、港匯成錦繡瀘州
自然山水與城市繁華相得益彰
在這里
你能感受慢時光的怡然與快節(jié)奏的活力
宜居宜業(yè)的瀘州等你來發(fā)掘
原來,是這樣一個百變?yōu)o州
(來源:文旅瀘州—瀘州融媒)
編輯:邱果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