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2-10-05
重陽節(jié)
來聊一下老年人的健康
有句老話叫
“千金難買老來瘦”
讓很多人以為老人就該瘦點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醫(yī)學指導:老年病科 古遠云教授
中西醫(yī)結合主任醫(yī)師,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能熟練運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診治老年慢性病,疑難病及老年危重癥,擅長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胃炎、甲亢、腦梗塞、高血壓、眩暈、冠心病、腫瘤、失眠、精神障礙等的診治。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的老年綜合征如老年營養(yǎng)不良、衰弱、疼痛、癡呆、骨質疏松、心衰、呼吸衰竭等有獨到的診治能力。
城北門診時間:周一、周四全天
老人長得瘦
千萬要當心“肌少癥”
肌少癥又稱肌肉衰減綜合征、骨骼肌減少癥、少肌癥等,是指因持續(xù)骨骼肌量流失,強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綜合癥,包含肌肉質量減少,同時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軀體功能下降等。
患有高血糖、胰島素阻抗、老化以及慢性心肺疾病、腫瘤等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肌少癥。
肌少癥的臨床表現常常缺乏特異性,可表現為虛弱、四肢纖細無力、易跌倒、步態(tài)緩慢、行走困難等,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60-70歲約為5%-13%,80歲以上約為11%-50%。
肌少癥如何自我篩查?
Sarc-f量表
總分≥4分預示肌少癥發(fā)生風險增加建議老年朋友去醫(yī)院尋求專業(yè)的老年病科醫(yī)生幫助
肌少癥如何治療?
病因治療
即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腫瘤等藥物治療。
補充營養(yǎng)
建議老年人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熱量、適度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提供肌肉活動和代謝所需。
除了維持均衡的膳食營養(yǎng)之外,適度補充維生素對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有好處。
針對如糖尿病患者建議每日攝取蛋白質1.2-1.5g/kg,并平均分配于三餐(25-30g),且選擇富含白胺酸的優(yōu)質蛋白質為主,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干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運動訓練
平常應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如快走、慢跑等。
如何預防肌少癥發(fā)生
1、首先要預防和治療如慢性心肺疾病、腫瘤、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原發(fā)性疾病。
2、對于單純由于年齡的增加、營養(yǎng)攝入不足或鍛煉減少引起的肌少癥,要進行營養(yǎng)、鍛煉、藥物三部分的針對性治療。
3、年輕時讓肌力最大化,中年時盡量維持肌力,老年時讓骨骼肌量流失最小。
老年病科簡介
老年病科是本地區(qū)最早從事老年疾病預防、醫(yī)療、教學、科研、康復的綜合性臨床學科。針對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疾病易復發(fā)的特點,科室積極建設發(fā)展老年重癥;老年呼吸;老年心腦血管;老年糖尿病四個亞專業(yè)組??剖也捎弥嗅t(yī)、西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多種手段診治老年慢阻肺、老年缺血性腦血管病、老年糖尿病、老年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癥、帕金森氏病、老年癡呆、失眠、呼吸康復與睡眠、老年精神障礙、消化功能紊亂等,療效顯著。對腫瘤等慢病晚期的姑息治療和臨終關懷、對疑難危急重癥的救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參蛤益肺膠囊作為科室制劑廣泛應用于臨床,深受患者好評。科室開展老年綜合評估、老年多學科示范病房、老年慢病管理、記憶門診、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復病房等前沿特色診療,同時還開展針灸、中藥浴足、中藥熏洗、穴位敷貼、中藥灌腸、腦電生理治療、亞低溫治療、空氣壓力波、危急重癥監(jiān)護、無創(chuàng)及有創(chuàng)呼吸支持、CVP監(jiān)測等多種優(yōu)勢診療技術。
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大樓17樓
咨詢電話: 0830-2583126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肖昂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