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05-27
5月25日,在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血液內科,經過40余天的治療后,65歲的傅阿姨(化名)順利出倉,在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同時,也刷新了西南醫(yī)大附院異基因(單倍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最大年齡紀錄。
移植年齡超60歲
血癌患者“命懸一線”
2022年11月,傅阿姨出現(xiàn)乏力、畏寒、全身骨痛等癥狀,在當?shù)蒯t(yī)院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檢查結果猶如晴天霹靂打破了全家人平靜的生活。經過一段時間化療藥物治療后,老人的病情依然沒有得到緩解。
“醫(yī)生告訴我,母親已經65歲了,做造血干細胞移植風險太大?!备蛋⒁痰呐畠厚T女士突然想起,曾經看到過有關親屬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報道,于是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帶母親來到西南醫(yī)大附院血液內科。
“對60歲以上的白血病患者,過去原則上并不推薦做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因為年齡較大的患者,心臟、肝臟、腎臟、肺功能都在減退,很難承受移植前的大劑量化療,且移植后感染和排異等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睋?jù)醫(yī)院血液內科主任邢宏運教授介紹,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都將門檻設置在60歲以內,目前四川省內能查到的治療文獻,最大年齡僅為63歲。
一邊是患者岌岌可危的病情,一邊是高難度所蘊藏的各種風險。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后,邢宏運教授團隊決定攻克這個“禁區(qū)”。
首次突破“60歲禁區(qū)”
給更多高齡患者帶來希望
幸運的是,經過配型對比,傅阿姨的女兒達到了造血干細胞移植供者的標準,吻合度高達75%。為確?!叭f無一失”, 邢宏運教授團隊精心制定治療方案,并認真做好移植前預處理及相關并發(fā)癥防治的各項工作。
4月14日,傅阿姨與女兒馮女士同時住進了醫(yī)院,預處理后順利輸入女兒捐獻的外周血造血干細胞。+14天患者粒細胞植活,40余天后,老人各項指標恢復良好,實現(xiàn)了造血重建。
5月25日上午,傅阿姨順利出倉。據(jù)邢宏運教授估計,該患者一周后就可出院。
入倉治療期間,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颊咴诮涍^移植前的化療后,在移植后+14粒細胞開始生長,+17天白細胞植活,+25天血小板植活,恢復時先后并發(fā)植入綜合征、泛耐藥敗血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發(fā)癥,一度出現(xiàn)意識模糊,老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再次面臨嚴峻考驗……
因為移植團隊在本次移植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和預案,經過抗感治療、抗排異治療、調整藥物……大約兩周時間,血液內科醫(yī)護人員全力以赴搶救,精心治療,最終,傅阿姨轉危為安,順利康復。
“2021年至今,血液內科已完成了近50例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 邢宏運教授表示,此前年齡最大患者為58歲,團隊此次成功突破“60歲禁區(qū)”,標志著血液內科在半相合移植技術上再次實現(xiàn)飛躍,為更多高齡白血病患者爭取到生存機會。
(來源:健康西南)
編輯:邱果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