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亚洲无线码av|亚洲欧美高清麻豆综合|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综合精品|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线|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川南地區(qū)綜合性網(wǎng)絡門戶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

人物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19-12-28

  每天上午,不論酷暑嚴寒,不論刮風下雨,只要你漫步在瀘州市古藺縣城的濱河路,總會看見一位滿頭黑發(fā)、精神矍爍的老人,手拿一只資料袋,行色匆匆走在行人之中。他,就是原古藺縣供銷社職工培訓學校(簡稱商校)的創(chuàng)建人、首任校長,現(xiàn)已89歲高齡的曾勛老人。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1)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

  出身書醫(yī)世家

  曾勛,男,1931年4月出生于古藺縣魚化鄉(xiāng)鳳池村最高峰尖山子腳下的一戶書香人家。父親曾其君,年輕時曾在家中開設學館,自任私塾老師,邀集周邊蒙童,教習儒學,從三字經(jīng)、百家姓到四書五經(jīng)。到了不惑之年,曾其君因見鄉(xiāng)鄰患病就醫(yī)艱難,遂改教從醫(yī),在尖山子小街上開設藥店,一邊開方看病,一邊制膏丸散,一邊賣中成藥。

  曾其君從事的工作,不論教書育人,還是開店行醫(yī),在那個年代,在偏僻的農(nóng)村都是令人尊敬的職業(yè);加上他待人和藹,收費不計高低,樂善好施,因此,深受當?shù)馗咐相l(xiāng)親的愛戴。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2)

  曾勛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充滿書香藥香、溫馨和美的家庭。他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親。曾勛從呀呀學語開始,就與那些讀私塾的兒童一起跟著父親學習。父親的文化也不是很高,教學主要以背書為主,偶爾作些講解也較膚淺。但在民國初年的戰(zhàn)亂年代,在尖山子那樣偏僻的農(nóng)村也屬不易了。由于曾勛天資聰穎,他到十多歲時已能看一些粗淺的中醫(yī)書籍了,跟父親當助手,學做賣中藥。然而,父親在五十多歲時就撒手人寰,兄長已獨立門戶,曾勛和母親二人相依為命。

  曾勛當時年僅15歲,不能繼續(xù)開店行醫(yī),遂與母親商量決定將藥店轉讓他人,將售款保存作為后續(xù)生活之需。雖然已是一個半大青年,但曾勛的體力還不夠從事生產(chǎn)勞動和外出謀生,加上他還未進過學堂,想多讀點書來為今后的發(fā)展作基礎,于是又找母親商量,母親同意他到皇華小學去讀書。

  1946年秋,曾勛背起行囊到離家近30華里的皇華小學去插班讀四年級,第二年考到古藺讀初中。在古藺中學時,他深知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埋頭書海。他本想好好學點知識,沒想到1949年古藺第一次解放后不久,年底因土匪叛亂,古藺中學停辦,讀了兩年中學的他又回到家。

  曾勛回家學種莊稼的兩年,當?shù)剜l(xiāng)村為了解決學齡兒童的就近入學,在尖山子辦起村小,由于他曾讀過兩年初中,大小算個知識份子,所以村頭就聘請他去教書,于是他便成了一名村小教師。

  參加革命工作

  1952年秋,古藺縣政府在全縣招收公職人員,由于曾勛年輕有為,又有點文化,鄉(xiāng)政府便推薦他去參考。他一去就考上了,被安排到古藺縣供銷社中城區(qū)社當營業(yè)員,成為一名企業(yè)工作人員。

  曾勛非常珍惜這份工作,積極學習業(yè)務知識,工作上追求上進,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因此,他很快成為營業(yè)員中的行家里手,深受群眾歡迎和同事好評,多次獲得領導的表揚和單位的獎勵。1954年“五四”青年節(jié),他榮幸地加入了共青團。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3)

  由于曾勛進步快,表現(xiàn)好,古藺縣供銷社于1955年先后推薦他到瀘州財貿(mào)干部學校(后改為財經(jīng)中專學校)和中共瀘州地委輔訓班培訓,歷時4個月。在參加培訓前后,古藺縣供銷社還專門委托張海斌、鄧以君兩位老地下黨員對他進行定位培養(yǎng),幫助他不斷進步,快速成長。曾勛培訓結束歸來,縣委宣傳部便抽調他到宣傳部當宣講員,深入到基層單位宣傳中共黨史。1956年1月,在張海斌、鄧以君的介紹下,曾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隨后,縣委組織部通知曾勛調離縣供銷社,經(jīng)集中培訓學習后,安排在新成立的縣委五人小組辦公室(肅反辦)工作。他在肅反辦一干就是4年,主要從事審查干部、肅清反革命的工作,為建立健全公務人員的人頭檔案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礎。在這段工作期間,曾勛正確領會黨的方針政策,認真查證當事人的資料信息,以保證每份檔案的嚴肅性和準確性,從而多次得到領導的表揚和單位的表彰。

  回歸經(jīng)濟部門

  1960年,肅反工作結束后,肅反辦撤消,曾勛被安排到縣政府財經(jīng)委辦公室工作。在那個年代,由于工作時間無規(guī)律,他常常夜以繼日地工作,甚至有時連星期天都得不到休息,所以曾在崗位上病倒兩次,都只能服藥堅持工作,不能離崗住院。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4)

  1963年,縣里為了調整充實基層單位的領導力量,安排曾勛到當時的觀文區(qū)供銷社去擔任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那時三年自然災害剛剛結束,物資匱乏,而且轄區(qū)又大,包括現(xiàn)在的龍山、魚化、護家、馬嘶、白泥、椒園等幾個鄉(xiāng)鎮(zhèn)。上任伊始,開局工作十分困難,但曾勛積極爭取區(qū)委領導的大力支持,大膽整頓區(qū)社兩級組織,加強黨政班子的團結奮斗,發(fā)動職工群眾積極工作,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大膽實行優(yōu)勝劣汰。經(jīng)過三個月的整頓,全區(qū)工作走上正軌。

  在觀文供銷社工作的幾年中,曾勛團結黨政一班人,緊緊依靠職工群眾,走遍觀文的山山水水,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從而得到當?shù)攸h政和社會的好評,以及上級的充分肯定。于是在1965年秋調到縣供銷社任商政股股長,主抓全縣的社會商業(yè)工作。

  1971年初,曾勛被安排到新設立的縣白酒廠工作。為了讓白酒廠盡快恢復生產(chǎn),走上正軌,他一上任就燒起三把火:

  一是為了加強白酒廠的管理和技術力量,他向縣領導提出從外地爭取高端的管理和技術人員??h領導十分重視,從外地爭取調來兩名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大學生,一位任辦公室主任主抓行政管理,一位任工程師,主抓曲藥提高,解決產(chǎn)酒率和質量問題;

  二是實行行管人員和工人一起跟班勞動,嚴格獎懲制度,實行多勞多得,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新;

  三是對進廠十年以上的臨時工和雖然進廠時間不長、但工作積極、表現(xiàn)突出的合同工,上報縣勞動局,爭取指標轉為正式工。一年內(nèi)上報了三批,先后轉正了30多名工人,讓廣大的臨時工和合同工有了盼頭,增添了動力。這一招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工人的積極性,勞動效率也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僅一年時間,全縣6間酒廠起死回生,全面走上正軌,贏得了縣政府領導的好評和肯定。第二年,縣上又批準新建了龍山、石寶、白沙、么尼4個小廠,加上原來的中城、太平、石亮河、觀文、大村、德耀,全縣共有10間白酒廠。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5)

  為了加快古藺縣白酒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曾勛組織這10個單位開展勞動競賽,分月評獎,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白酒的產(chǎn)量和出酒率。古藺縣出酒率的大幅提高報到酒類專賣局后,引起了省上領導的重視,他們派人下來考查論證后,在1972年秋,在重慶萬縣召開的全省酒類經(jīng)驗交流總結會上,專門指定古藺白酒廠作大會發(fā)言,受到了大會的表彰和獎勵。

  由于曾勛政治過得硬,工作能力強,解決問題點子多,所以縣內(nèi)一些相關部門遇到困難都請他出面解決,縣政府有領導稱他是縣供銷社的“消防隊員”。

  1981年,國家改革開放初,百廢待興,很多區(qū)社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石寶大區(qū)下轄十四個公社,遠離縣城,面廣點多,基礎條件薄弱,工作不能正常開展,于是,古藺縣供銷社又把曾勛派到石寶區(qū)供銷社擔任黨支部書記兼主任。

  曾勛上任后,首先深入各公社供銷社進行調研,廣泛聽取職工群眾對供銷工作的意見建議,然后疏理成條向縣社和區(qū)委領導匯報,充分聽取兩級領導的意見,最后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制訂分步實施方案,大刀闊斧開展整頓工作。

  首先是抓學習。在爭取區(qū)委領導下集中全區(qū)黨員學習,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然后選舉出黨組成員,成立起團結合作、堅強有力的黨支部。對職工進行分期分批集中學習,用鄧小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來武裝廣大職工的頭腦,激發(fā)起職工發(fā)展供銷工作的積極性。

  其次是集中清理經(jīng)濟問題,整頓經(jīng)營作風,改善經(jīng)營環(huán)境,促進經(jīng)營方式的良性發(fā)展。

  經(jīng)過半年努力,普遍有所好轉,一年后該區(qū)社的各項工作全面步入正軌,圓滿完成了縣社領導交給的這項艱巨任務。

  創(chuàng)辦供銷學校

  1982年春,根據(jù)省供銷社要求,古藺縣供銷社在縣城南的石柱嶺半山腰修建起了宜賓地區(qū)的第一所縣級供銷社職工培訓學校,外稱商校(注:當時瀘州尚未建省轄市,現(xiàn)瀘州管轄的縣市還屬宜賓地區(qū)管轄),縣社決定派他去任校長。

  作為長期從事供銷工作的曾勛,沒有任何辦學經(jīng)驗,一切都得從頭學起。幸好在編配的教職工中,有十多名中學教師、大中專畢業(yè)生,以及剛從省市教育學院培訓出來的學員。作為一校之長的他,放下架子,不恥下問,拜這些同志為師,教學方面凡事虛心請教,專業(yè)課程由這些同志擔任;文史地等課程則聘請一墻之隔的藺陽中學專任教師來兼任。在辦班形式上,分為文化班、業(yè)務班、骨干培訓班、新招人員培訓班、職工子女就業(yè)培訓班、外地委培提高班等六種模式。文化課教材就在縣書店購買,業(yè)務課教材全由省社教育處提供。

  辦學伊始,事務繁多,但為了盡快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曾勛向縣社建議,以商校為中心,各區(qū)社開辦培訓班,對本系統(tǒng)的在崗人員全覆蓋地進行輪換培訓。縣社經(jīng)研究決定:縣屬各公司和各區(qū)供銷社選派兩名文化素質高、表達能力強的職工集中在縣教師進修校進行短期培訓,培訓結業(yè)后回原單位辦業(yè)余學校或夜校,對全縣職工進行文化、業(yè)務培訓,商校則派出專人巡回指導。這項工作歷時兩年,收到了預期的效果,為全縣供銷工作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987年秋,經(jīng)瀘州市供銷社推薦,瀘縣供銷社組織了30多名業(yè)務骨干(其中1/3黨員)來古藺商校參加培訓,定名為“瀘州市供銷社中級業(yè)務骨干培訓班”,時間4個月。

  古藺縣各級領導對此十分重視,經(jīng)縣社報縣委組織批準,為該班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學校協(xié)同該班抓好黨務工作。由于各級黨政領導重視,學校教育方法靈活多樣,加上學員政治素質高、業(yè)務素質好,學習結束時,教學雙方都很滿意。瀘州市和瀘縣供銷社的領導親自來藺參加該班結業(yè)典禮,并現(xiàn)場對學校表示祝賀和感謝。該校的辦學情況經(jīng)市供銷社上報省供銷社教育處后,他被選為省供銷社教育委員會委員。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6)

  古藺商校前后辦校十年,共辦了30多個班次,為古藺的供銷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業(yè)務骨干和人才。1992年,因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而取消了計劃經(jīng)濟,轉入市場經(jīng)濟,停止辦學。年逾60的曾勛也到了退休年齡,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xù),告別了他鐘愛一生的供銷工作。

  堅持學無止境

  曾勛退休以后,感覺自己的身心都輕松了下來,但又覺得自己在青少年時期由于沒有接受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文化知識還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于是,他稍作休整后,擬訂了學習計劃,堅持每天到古藺縣圖書館讀書看報,不斷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來充實自己的頭腦,這樣一直堅持到2002年。

  在這十年間,曾勛還被推薦擔任古藺縣曾氏宗譜的主編。為了編好宗譜,他自行訂閱有關曾氏發(fā)展的書籍,尤其是對曾國藩進行研究,并組織編委會的有關宗親到曾氏發(fā)源地山東、江西等地考察考證,歷時數(shù)載,終于完成了在古藺范圍內(nèi)曾姓支系的宗譜編修工作,為中華民族姓氏譜牒文化的不斷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002年,曾勛覺得退休已有十年,靠自學進步很大,從圖書館里學到了不少東西,但缺乏交流,好像一只離群之雁,不利修身養(yǎng)性,于是他報名參加了古藺縣老年大學。在老年大學,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他結識到不少新老朋友,每次上課都能學到許多新知識,青春煥發(fā)的他經(jīng)常為辦好學校建言獻策,主動為老師學員服務,因此,入學不久就被選為綜合班班長。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7)

  曾勛擔任綜合班班長后,認真完成學校交辦的各項任務,尤其在抓好班務工作、發(fā)展學員、充實教學等方面更是作到了竭盡全力。為了照顧學員中不同的愛好,他多方去聘請縣內(nèi)知名的專業(yè)老師來給學員上課,近十八年來,先后開設了書法、政史、時事、詩詞、音樂、醫(yī)衛(wèi)、養(yǎng)生等專業(yè)課,讓學員們學習有興趣、有收獲,學校和學員都很滿意。

  作為一班之長的他,雖然年事已高,但堅持十八年如一日,課前開門開窗,清查雜物;課后檢查水電用器,關鎖門窗;檢查學員遺失物品,找尋失主歸還。任課教師因工、因事缺課時,主動擔任教員,選用學員感興趣的話題和資料進行輔導,不浪費學員的時間,讓學員們每課都有所獲。為了讓學員開闊視野,他作為安徽省辦《益壽文摘》的長期訂閱者,主動與該報社聯(lián)系,報社于2015年、2016年分別無償給學校寄來《益壽文摘》合訂本700冊,分發(fā)給全校教職工和學員,深受學校和教職工學員的好評。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8)

  從2012年至今,曾勛積極組織綜合班學員參加由北京翰林國尚文化藝術中心組織的全國老年大學文藝大賽,每期報名參與者都在30名左右,而且每期都有學員獲獎,學校也多次榮獲組織獎。他更是堅持期期參與書法競賽,五次獲獎,其中四次獲金獎。

  由于曾勛堅持活到老、學到老,而且學有成效,在2016年11月瀘州市社區(qū)大學、職教學會組織的“百姓學習之星”評選中,經(jīng)古藺縣老年大學推薦上報,他被評為瀘州市的“百姓學習之星”,并在縣教育局領導的陪同下親臨瀘州參加頒獎大會(古藺縣僅2人,另一位是古藺縣作協(xié)副主席高燕)。

  曾勛已是米壽(八十八歲)高齡,但由于他愛崗敬業(yè),熱心公益,現(xiàn)在不僅繼續(xù)擔任老年大學綜合班班長,而且在去年古藺縣老年人協(xié)會成立時,他主動加入老年人協(xié)會,并被選為理事。

原古藺縣商校首任校長曾勛:知足常樂 學無止境(圖9)

  筆者在他的書房采訪時,看到他的兩個書櫥里都整齊地排滿各種書刊,特別醒目的是一百多本《益壽文摘》裝訂本整整裝滿一層書架。曾勛告訴筆者,他每年要花四五百元來訂書報,長期訂閱的有《時事資料手冊》《新傳奇》《晚霞報》等。他指著那排《益壽文摘》報的裝訂本說,自己從上世紀末開始訂閱該刊以來從未間斷,而且看完后妥善存放,每兩個月裝訂成一冊,一年裝訂成六冊,至今已有百余冊。

  筆者在即將結束采訪時問他兩個問題:

  一是他對晚年生活的感悟是什么?他告訴筆者,他的感悟有三點:即不忘初心,懂得知足,學會感恩。他說自己是個有著64年黨齡的老黨員,自從入黨開始,他始終堅持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圖私利,不循私情,不逐名利。他工作幾十年從未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甚至領導的批評。他說中國共產(chǎn)黨好,中國共產(chǎn)黨偉大,它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使我們的國家不斷富強,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特別是對老年人不僅每年增加養(yǎng)老金,70歲以上還有老齡補助,另外還有許多優(yōu)惠政策,所以應該懂得知足。說到感恩,他說他們晚年能夠過上這樣舒心的日子,能夠趕上這樣美好的時代,如果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他真心地從心里從言行上感謝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

  二是請教他關于養(yǎng)生方面的體驗。他告訴筆者,他之所以長壽,主要是堅持“三不主義”,即不抽煙酗酒、不打牌熬夜、不爭高論矮。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良好的處世心態(tài)。所以他雖然已經(jīng)89歲高齡,仍然耳聰目明,不戴眼鏡,不戴助聽器,齒不搖發(fā)不白,腰不彎背不駝,思路清晰。

  曾勛很自信地告訴筆者,他要向齊白石老人學習“不教一日閑過”,堅持每天看書讀報寫字,直到他走的那一天。(陳炯章 文/圖)(部分圖片由曾勛本人提供)

編輯:溫華譙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