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5-03-22
在自貢市榮縣東南大佛崖,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大佛造像,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自然山體、歷史文物完美融合,呈現(xiàn)出“佛似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壯美景色,歷經千年的風雨洗禮,它依然堅定地屹立在那里,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景區(qū)依山就勢,布局錯落有致。
大佛造像所在的寺廟,歷史悠久,唐時名為開化寺,后更名為大佛寺,自1981年起,作為旅游景區(qū)對外開放,占地3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依山就勢,布局錯落有致。
大佛寺景區(qū)以大佛造像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展開,主要由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達摩殿、羅漢殿、藏經樓、禪房、方丈室等組成,還有達摩渡江石刻、嘯臺羅漢群像、蓮臺造像等窟龕,以及題刻、石碑等眾多景點。
大佛寺入口
榮縣大佛依山而鑿,氣勢恢宏。
走進大佛寺,遠遠就能望見宏偉的大佛造像,造像依山而鑿,頭部與山巔齊平,氣勢恢宏,通高36.67米,頭長8.74米,肩寬12.67米,體寬14.6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身前有一座四層仿古建筑,被稱為大佛護身樓,可以拾階而上,近距離欣賞這一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榮縣大佛是世界第二大古代石刻造像
沿四層護身樓拾級而上,可從不同角度觀賞造像的精妙細節(jié):豐腴方正的面容透出盛唐氣韻,殘存的金箔彩繪訴說著往昔輝煌;右手扶膝、左手托珠印相獨特,衣紋流轉若行云流水,將古代工匠“以山為紙、以鑿為筆”的匠心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造型之勻稱、工藝之精湛,堪稱唐代大型石窟藝術的典范,站在造像身前,恢宏的氣勢撲面而來,不愧為僅次于樂山大佛的世界第二大古代石刻造像。
大佛崖上的嘯臺
行至半山腰的嘯臺,歷史文脈愈發(fā)厚重,關于嘯臺的由來,相傳有兩種說法,一傳黃帝之子玄囂打獵至此小憩,是為囂臺。又
傳是魏晉名士孫登至此長嘯,其聲悠揚婉轉,有如鳳凰之音,得名嘯臺。
自嘯臺俯視古剎,曲徑通幽,錯落有致,別有雅趣。
嘯臺細節(jié)
嘯臺造像
大佛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大佛寺景區(qū)將千年的人文積淀與美麗的自然風光深度融合,游客既可登臨護身樓感受大佛的震撼,亦可漫步林間探訪石刻秘境。這里已成為川南地區(qū)頗富吸引力的文旅勝地,是自貢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榮縣大佛石窟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大佛寺景區(qū)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來源:自貢網)
編輯:肖昂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