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4-06-08
端午節(jié)家家都會吃粽子
溫州灰湯粽
潮汕鴛鴦粽
西安蜂蜜涼粽
云南花米粽
廣西北海海鮮粽
各地的粽子形狀各異
口味種類繁多
遂昌長粽
不過更多的則是關于粽子的說法
一年吃一次,一次可以無限量?
粽葉越綠粽子越新鮮?
糖尿病患者,一點粽子都不能吃?
醫(yī)學指導:
雷仕航
內分泌代謝科主治醫(yī)師,擅長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足、痛風、甲狀腺疾病、代謝綜合征、骨質疏松、電解質紊亂等疾病的診治。
城北門診時間:周三、周六下午321,周四上午322
粽子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GI)
高GI食物:GI>70
中GI食物:70>GI>55
粽子以糯米為主要原料,糯米的GI為87,屬于高GI食物。中醫(yī)上講,糯米可溫脾暖胃、補中益氣,但升糖速度較大米快(大米的GI為83),加上市場上粽子種類繁多,除蜜棗、豆沙等甜味餡外,更有加入五花肉、火腿、花生、咸蛋黃等餡料的不同風味的粽子,這些高糖、高脂、高鹽的餡料對于糖尿病人來說,更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人享用粽子方法在此
盡量選擇自制粽子,可使用長粒糯米代替短粒糯米,因長粒糯米的升糖速度稍慢。不要選擇高糖、高脂、高鹽餡料的粽子。
餡料的選擇,可以用各種原味豆類,或加入黑米、黃米、燕麥,喜歡甜味棕的可以加入板栗,喜歡肉餡的可以選擇魚肉或雞肉。
粽子的大小應控制在50g以內,普通大小的粽子(每個大約重 2 -3 兩),可以吃半個。
另外,不少人都喜歡粽子蘸白糖
白糖嚼得咯吱響,感覺粽子軟糯香甜,但無疑是一款“甜蜜炸彈”,不但糖攝入量增加,熱量增加,營養(yǎng)價值也較低。大家可以嘗試蘸炒熟的黃豆面稍加一點白糖,口感美味,還能相對地減少糖的攝入。糖尿病患友則不建議加白糖。
吃粽子注意事項
一次吃一兩個即可。建議細嚼慢咽,最好佐以湯或茶。
吃粽子不宜早不宜晚,最好中午吃。早上吃對腸胃不好,晚上吃不利于睡眠。
糖尿病患友要注意適當增加運動,如做家務拖地、刷碗等,或戶外快步走,可以延緩血糖升高;還要注意監(jiān)測血糖,食用粽子 2 小時后測一下血糖,以了解粽子對血糖的影響結果,餐后兩小時血糖 ≤ 10 mmol/L 為宜。如果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暈等現(xiàn)象,要及時就醫(yī)。
怎樣健康吃粽子呢?
喝山楂茶:山楂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有機酸,味道酸甜,具有開胃消滯的作用,可以增加食欲,同時還能助消化。
吃蔬菜水果:在吃粽子后,尤其是肉粽,配上一些簡易的水煮蔬菜或水果有助于消化。
消化功能差、有膽囊炎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盡量少吃粽子。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肖昂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