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4-07-05
歷時8個月,最遠跨越1400多公里出動警力150余人次追回瀘州多名被騙家長的血汗錢。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當然也是騙子眼中的“大肥肉”。很多騙子專門利用父母對孩子的關心、疼愛進行詐騙,一騙一個準,其中交培訓費詐騙是最常見的類型。
拿捏家長心理,經營3小時輕松入賬15萬元。
王女士(化名)來到江陽區(qū)公安分局報警,稱其為兒子報培訓班被騙了15萬!
案發(fā)當日,王女士收到兒子小李(化名)的信息,稱學校邀請了知名大學的教授來開設課程,主動提出想報三門課程并表示自己一定會認真學習,又告訴王女士自己在做實驗,不方便接電話,讓受害人用QQ聯(lián)系。
王女士見兒子如此上進,立即答應下來,在“兒子”的推薦下添加了負責招生的“劉老師”,向其提供的銀行卡賬號轉賬6萬元。此后,“劉老師”以報名科目選錯為由,讓王女士再次轉賬6萬元,并稱等退款申請通過后,會將第一次的6萬元報名費原路返還。
受害人隨后再次轉賬,收到轉賬后,“劉老師”又以器材損耗費向其收取3萬元,并稱如果實驗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器材損壞,便會退還這3萬元。
僅3個小時,15萬就被騙子收入囊中。然而,他們怎么會知足,再次拋出預留清華、北大研究生名額的橄欖枝,讓王女士再轉賬8萬元。
“當時我就曉得被騙了!不經過考試,交錢就能預留清華北大的研究生名額根本不可能?!彪S后,王女士立即與兒子電話聯(lián)系,確認被騙后立即報警。
雷霆出擊,打掉詐騙窩點挽回群眾損失
接到報警后,江陽區(qū)公安分局立即組織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數(shù)據(jù)梳理、案情研判、嫌疑人關系分析……專案組成員根據(jù)線索順藤摸瓜,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突出了一個以鄭某為首的6人詐騙團伙。
通過前期調查、走訪,確定該團伙所在地后,專案組成員立即奔赴廣西實施抓捕。
面對狡猾的詐騙團伙,民警不敢放松警惕,經過多天的蹲守,民警在該團伙成員趕往作案現(xiàn)場的路上將其一網打盡,成功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追回王女士的全部損失(15萬)。
千里奔襲,輾轉多地戰(zhàn)果不斷擴大
在破獲該案件后,專案組成員并沒有停下打擊犯罪的腳步,他們開始進一步梳理掌握到的線索,并將最新線索融入其中,深挖擴線,發(fā)現(xiàn)利用此類詐騙手法實施詐騙的串并案件1000余起,受害人分布在四川、河南等多個省市。
在浩如星海的數(shù)據(jù)中,民警不斷抽絲剝繭,又成功突出9個詐騙團伙。2023年9月-2024年4月,江陽區(qū)公安分局專案組成員先后前往海南等多個省市,組織開展4次集中收網行動。
“抓捕”現(xiàn)場
抓獲包括10名金主在內的電詐犯罪嫌疑人61名,搗毀詐騙窩點10余處,扣押涉案資金120余萬元,串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290起,涉案金額共計2000余萬元。
“收網”現(xiàn)場
“冒充子女索要培訓費”類詐騙是因為騙子準確抓住了家長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最好教育的心理,守護群眾財產安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江陽公安一直在你身邊。
(來源:平安瀘州)
編輯:游江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