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5-04-22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小時候好奇自己是從哪里來的
問爸爸媽媽父母會說是垃圾桶撿來的
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長大后上生理衛(wèi)生課
講到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內容
老師就會說這堂課大家自學
近日,山東棗莊一位小學老師在課堂開展性教育的視頻走紅網絡??吹剿曅越逃嬉龑W生,網友在留言區(qū)點贊“這是知識,就要大方地講解”
在當今社會,性教育已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微信公眾號長期開展科普教育,性教育也是科普重點內容。
醫(yī)院打造了多名科普大V,范凌曄就是其中一位,作為生殖醫(yī)學科醫(yī)生,她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12年。對婦科相關疾病、生殖醫(yī)學相關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她長期從事科普健康宣傳工作,科普抖音號“生殖醫(yī)學科范凌曄”發(fā)布科普作品730余個,獲贊395萬,粉絲達67.7萬人。
今年三月,范凌曄也走進瀘州師范附屬小學城西學校,為6年級全體師青春期性教育科普課。作為全國健康傳播金牌講師和“天府科普使者”,范凌曄巧妙運用專業(yè)技能,將復雜的生理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成長故事,準確講解第二性征發(fā)育規(guī)律,科學闡釋月經周期、遺精現象等生理變化;針對同學們身體的成長情況進行專業(yè)解答,化解了他們對身高焦慮、體貌變化的迷茫。
在互動問答游戲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爭相作答,范凌曄即時指導。這種寓教于樂的互動模式,讓現場400余名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掌握了自我防護技能。同學們紛紛感慨:“原來那些羞于啟齒的問題,都是成長路上的正?,F象?!?/p>
作為一位長期致力于科普的生殖科醫(yī)生,范凌曄深知孩子們進行有效的性教育至關重要,她認為,家長和老師在進行科普性教育時,可0以注意以下幾點:
營造開放安全的氛圍
在性教育過程中,建立開放、安全的溝通環(huán)境。無論是面對小學生還是高中生,都要鼓勵他們勇敢提出自己的疑惑、困惑、需求。
讓孩子們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器官,男生的生殖器官叫“陰莖”,女生的叫“陰道”。如果我們大家都不好意思去講開這個話題,當孩子們碰到特殊情況也沒辦法跟大人表達清楚身體的具體位置。
案例分享
范凌曄分享了科室曾遇到過的案例:一個小女孩和媽媽洗澡,問媽媽下面怎么長那么多毛毛,媽媽沒有正面回答,說你長大以后就懂了。孩子暑假去外婆家玩的時候,把公仔里面的纖維塞進自己陰道,目的希望下面和媽媽一樣的長毛毛!孩子送到醫(yī)院,通過全科討論后才拿出一個最好的方案把陰道里的纖維全部取出!
通過這個案例讓父母們知道:孩子們認識和好奇自己的身體變化都是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過程。
而對于高中生,家長和老師可以采取更為開放和互動的方式,通過課堂上采取匿名調查問卷,讓他們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說中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些青春期科普書籍,了解他們身體和心理的成長變化,通過父母與孩子談心,進一步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差異化教學
性教育需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段和認知水平進行差異化教學。
對于小學生,家長和老師可以側重于基礎的生理知識,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生殖器官的學名,讓孩子們在萬一出現問題時,能準確的說出具體位置名稱。比如孩子們對于來月經,一直都是形容:屁股流血了!這里給她們通過模擬視頻講解了月經的形成;排出月經的器官叫:陰道,也是我們出生的地方!
小時候不知道這些知識,10多歲的時候和小伙伴討論到底是那里出來的,有人說肚臍出來的,有人的拉大便的地方出來的,也有孩子說是從腋窩里出來的,因為媽媽喜歡用腋窩枕著我睡覺!
科普月經相關知識時應注意:出血的第1日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1日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為28日。每次月經持續(xù)時間稱為經期,一般為2~8日,平均4~6日。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60ML,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同時還告訴孩子們要提高警惕,身上內衣、內褲能蓋住的地方。這些隱私部位是不準其他人觸碰的,我們也不要去觸碰其他人的這些部位。
而對于高中生,則可以更注重引導他們科學認識性與自我保護:尊重、理解、責任、安全。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責任感。
這種差異化教學能夠更好地滿足孩子們的成長需求,幫助他們在不同階段獲得適當的知識和引導。
融合專業(yè)知識與生動案例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貌、身材,對穿著打扮有要求,他們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贊美。
案例分享
范凌曄分享自己的兒子的一個經歷:每次家庭親朋好友聚會,兒子總是穿一條有洞的褲子,她心里總覺得有那么一點點丟人!一個周末,兒子要和幾個同學一起去玩游戲,她認為兒子穿有洞的那條褲子是最適合不過了:既耐臟又抗磨損!但是兒子偏偏自己翻了一套新衣服:白色外套,哈倫牛仔褲!當時她眼前都亮了一下,心想這小子還是會打扮的,等送到目的地,看到兩個小女生,她一下就明白了兒子的小心思!
孩子進入青春期有愛美行為(如注重穿著、發(fā)型、外貌等)是這一階段孩子追求自我認同和社交歸屬感的自然表現。家長應以科學、包容的態(tài)度引導孩子,避免簡單否定或過度干預??梢愿⒆幼龊眉s定:周一到周五在校期間按照學校要求進行統(tǒng)一著裝,周末可自由搭配,做有邊界感的父母。
引導性心理發(fā)展
青春期激素分泌增加,導致情緒容易波動,青少年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學會管理情緒,避免沖動行為。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孩子們運動、傾訴等方式緩解情緒。
青少年開始關注異性,對異性產生好感。但是要學會尊重異性,保持適當的距離??梢酝ㄟ^正常的交往增進了解。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家長和老師要尊重且正確地引導孩子們正式這些心理現象,不用過分焦慮。
家校合作
性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更需要家長的參與和支持??梢酝ㄟ^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向家長傳授性教育的知識和方法,共同為孩子們的性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家校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性教育的深入開展。
定期評估與調整
總之,與孩子們進行有效的性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以開放、安全的態(tài)度去面對,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就一定能夠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編輯:衛(wèi)國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