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2-09-28
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最好能吃12 種食物,膳食寶塔也列出了建議的食物種類和數(shù)量。但是,這么多食物,不同進食順序會對身體產生什么影響?吃飯順序對身體會產生什么影響?
吃飯的順序,會對我們的餐后血糖產生很大影響。
糖尿病患者在用餐時應把米飯、面條等主食留到最后吃,這樣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在吃飯時,把面包、土豆、意大利面這類主食留到最后吃的人,餐后血糖最好。最后吃主食,餐后血糖水平大約比先吃主食時降低 50 %,比把所有食物混合到一起吃的時候降低了40%。
按照這種吃飯順序,控制血糖所需要的胰島素減少了 25 %。
先吃蔬菜,然后吃蛋白質、脂肪,最后吃高血糖反應的碳水化合物,對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是最好的,對體重控制也很有幫助,是目前比較推薦的正確順序。
對于普通人,先吃菜增加飽腹感,有助于減少熱量的攝入,對控制體重、預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幫助。
“先吃素菜,再吃葷菜,最后吃主食”的吃飯順序,特別適合兩類人: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士。
進食順序對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士來說至關重要,平時吃飯都可以按照這個順序,可以在餐前喝點湯,再吃蔬菜、魚肉類菜肴,最后吃主食。用“調整吃飯順序”除了有利于控制血糖,還對其他一些指標也起到了改善作用,如體重、腰圍、血脂等。
想要控制體重的人優(yōu)先選擇高纖維食物,如蔬菜、菌類、水果、粗雜糧等,能讓人產生更好的飽腹感,之后再吃肉類魚蝦,有助于減少總能能量攝入。
并不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固定一個進食順序。如果你屬于消化能力差或胃中感覺飽脹,甚至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患者,應該優(yōu)先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