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03-26
3月陽光溫暖不炎熱
光亮不刺眼
格外舒服
一陣微風吹過
鮮花漫天飛舞
連空氣中都涌動著淡淡的花香
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踏春出游
上周末,王大姐就和姐妹們一起去江邊踏青游玩,其間看到幾朵花開得鮮艷,聞著清香,浪漫感十足,便靠近自拍了幾張,當天晚上面部就出現紅斑,且瘙癢,一夜沒有睡好覺。
第二天眼瞼都腫得睜不開了,于是趕緊來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就診。楊春艷副主任醫(yī)師接診詳細詢問病史后,考慮其面部紅腫瘙癢與過敏反應有關,而導致過敏的原因很可能和游玩時靠近拍照的幾朵花有關。
楊春艷團隊立即為其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西醫(yī)的抗過敏、中醫(yī)的涼血消斑止癢等治療,同時在王大姐的皮損處進行中藥塌漬后,王大姐眼瞼、面頰紅腫逐漸消退,瘙癢也得到了緩解,王大姐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出院時醫(yī)生囑咐王大姐以后要注意預防面部過敏,如防曬、避免花粉、粉塵異味等,還需要忌食辛辣發(fā)物制品,如牛羊肉海鮮魚蝦蟹等。
楊春艷
副教授 副主任中醫(yī)師
皮膚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中醫(yī)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yī)學術經驗繼承人,擅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痤瘡、銀屑病、面部皮炎、扁平疣、慢性濕疹等損容性皮膚病疾病。
春季為何易過敏
1、春季過敏原增多
由于春季多風,同時也是花開葉茂時節(jié),花粉、灰塵、柳絮、塵螨這些致敏物在風中飛揚,而與空氣接觸最多的面部就難免首當其沖中招了,這是導致春季過敏高發(fā)和皮炎反復的一個主要因素。
2、受到環(huán)境氣候的影響
初春冷暖空氣頻繁交替,氣溫不穩(wěn)定,晝夜溫差較大。部分敏感人群會出現臉色發(fā)燙、發(fā)紅的情況,有時候還會直接引發(fā)過敏。
3、受到紫外線的影響
春季紫外線不斷增強,人體皮膚經過冬季的包裹,對紫外線的耐受性較弱,就可能會引起皮膚損傷出現日光性皮炎。
4、皮膚自身原因
進入春季后人體新陳代謝能力逐漸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所以皮膚非常敏感,外加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極易造成免疫功能紊亂,從而出現自身敏感性皮炎等過敏性皮膚病。
如何預防過敏
遠離過敏原
花粉、植物汁液、動物皮毛、化學物質、金屬飾品、化纖衣物等物質均易誘發(fā)皮膚的過敏反應,皮膚敏感者應盡量避免與過敏原直接接觸,外出時最好佩戴帽子、口罩或者穿長袖的衣物。
溫和清潔面部
為避免刺激皮膚,最好選擇溫和的醫(yī)學護膚類潔面產品,普通潔面產品中的皂基成分很有可能會引發(fā)或加重皮膚過敏的癥狀。
做好防曬
春天不但干燥多風,而且紫外線非常強烈,這也是導致皮膚問題的元兇,“曬黑”其實也是從春天開始的。因為皮膚的新陳代謝周期是28天,4月底5月初受到強紫外線照射后,到6月份才會出現皮膚顏色變化。
春季光照增強,容易發(fā)生日光敏感性皮膚病,如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光接觸性皮炎等。
皮膚敏感人群應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避免日曬,或者使用防曬霜或者遮陽傘,減少肌膚曬傷、敏感、發(fā)炎等癥狀。
做好保濕
不少人的皮膚在春季變得干燥、缺水,加之日曬、浮塵、霧霾刺激,容易出現刺激性皮炎,敏感性肌膚,表現皮膚干燥、緊繃感、瘙癢、燒灼感或者刺痛,伴有或不伴有紅斑。
春季應加強皮膚保濕,盡量選用中性無刺激的護膚品,皮膚敏感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妝,外出應加強防護,注意遮光、戴口罩。
注意飲食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飲水量。避免飲酒和食用海鮮、牛羊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含光敏性物質較多的食物,如:菠菜、芹菜、油菜、檸檬等。
預防感染
春季人體免疫力低下,且細菌、病毒易滋生,容易發(fā)生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風疹、麻疹、帶狀皰疹,手足口病等,表現為感冒、發(fā)熱、皮疹。
需適當增減衣物,規(guī)律起居,平衡飲食,少去公共場所,戴口罩,出現皮疹要及時就醫(yī)。
皮膚科簡介
皮膚科主要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模式診療各種皮膚疾病,以中醫(yī)辨證、中藥、針灸、中成藥及院內特效制劑為主,配合西醫(yī)激光、手術等綜合治療,針對皮膚病、性傳播疾病、男性疾病等常見病多發(fā)病開展治療,療效顯著,尤其擅長治療特應性皮炎、慢性蕁麻疹、神經性皮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痤瘡、甲癬、手足癬、銀屑病、白癜風、黃褐斑等各種慢性、頑固性、疑難性皮膚性病,開發(fā)的爐甘石薄荷腦洗劑、冰柏液、芷丹酊等??浦苿┥钍芑颊吆迷u。同時開展了多項特色診療技術,如各種激光治療、光療、皮膚腫瘤切除術、高頻電刀切除術、中藥面膜、穴位注射治療、火針治療、中藥冷噴、敏肌治療、中藥濕敷、中藥熏洗、中藥熱熨、雷火灸等治療,同時開展過敏原檢測、皮膚活組織病理檢查、性病檢測、真菌熒光檢查、皮膚鏡、皮膚屏障功能檢查等??茩z查。
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大樓19樓
咨詢電話:0830-3162160 2583872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肖昂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