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亚洲无线码av|亚洲欧美高清麻豆综合|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综合精品|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线|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川南地區(qū)綜合性網絡門戶

感染HPV就要得宮頸癌?!女孩子們關心的問題,病理科醫(yī)生告訴你

百科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4-11-04

HPV感染與宮頸癌

感染1.png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

  2020年,我國有約11萬宮頸癌新增病例,死亡人數(shù)約5.9萬,是威脅女性健康的嚴重疾病。

  目前,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早期篩查手段主要有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和陰道鏡活檢。

  那HPV到底是什么?它和宮頸癌之間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感染了HPV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該怎么去預防?瀘州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劉萍主治醫(yī)師為您解讀。

  本期科普醫(yī)生

感染2.png

  劉萍  病理科主治醫(yī)師

  從事臨床病理診斷工作10余年,主要承擔冰凍報告、常規(guī)組織學和細胞學診斷工作,擅長對各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病理診斷和鑒別診斷。

  什么是HPV?

  HPV的全稱是人乳頭瘤病毒,它是一種DNA病毒,主要寄居在人體皮膚和黏膜上。HPV家族非常龐大,目前已知的就有200多種。根據(jù)其致癌性不同,將HPV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大類。

  高危型HPV

  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可引起子宮頸、陰道、外陰、肛門、陰莖等生殖道部位的癌前病變,可最終發(fā)展為浸潤性癌。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已經明確有13種高危型HPV與宮頸癌有關,即: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

  其中,大約70%的宮頸癌與HPV16和18型感染有關。

  低危型HPV

  低危型主要為HPV6和11型,主要導致皮膚和生殖器疣等。

  身體哪些部位會被HPV感染?

  HPV只選擇性感染皮膚或黏膜上皮細胞,因此,除了人們熟知的子宮頸外,陰道、外陰、肛門、陰莖、口腔、口咽、喉和皮膚均是HPV容易感染的部位。

感染3.png

  HPV是怎么傳播的?

  (1) 性接觸傳播:是HPV最主要傳播途徑。臨床上大多數(shù)的HPV都是通過性生活感染的,尤其是過早地進行性生活,或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感染HPV的概率非常高。

  (2) 母嬰傳播:新生兒出生時經過帶病毒的產道,可因感染而患喉部乳頭狀瘤,病變主要發(fā)生在喉黏膜和聲帶,也可延伸到氣管、支氣管。

  (3) 接觸傳播:大多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病變部位,或間接接觸人乳頭瘤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如接觸了HPV患者使用過的坐便器、浴巾、浴盆、內褲、床單等。有部分女性,從未發(fā)生過性行為,但是被查出來HPV感染,可能就是通過接觸而感染的。

感染4.png

  HPV感染=宮頸癌?

  感染HPV=患上宮頸癌?當然不是!

  大約80%的成年人一生中都感染過HPV,但大多為一過性感染,病毒通常會在12~24個月內被身體自動清除。

  只有不到10%的人會發(fā)生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最終導致宮頸上皮內病變甚至是宮頸癌的發(fā)生,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0~15年。因此不是感染HPV就一定會患上宮頸癌。

  感染了HPV該怎么辦呢?需要治療嗎?

  針對感染HPV的不同情況,有不同的應對或治療方法。

  (1) 正常人群篩查,沒有HPV感染,也沒有宮頸細胞學異常,可以每3~5年隨訪一次。

  (2) 對于只有HPV陽性,沒有細胞學異常,也不必治療,但需要每年隨訪一次。

  (3) 對于HPV16和18型陽性,無論細胞學是否異常,需要考慮行陰道鏡檢查。對于HPV16和18型以外的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細胞學異常超過ASC-US,則需要行陰道鏡檢查,以了解有無癌前病變。若陰道鏡檢查有異常,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組織學活檢,明確病變的嚴重程度。宮頸鱗狀上皮內低級別病變(LSIL)可以隨診觀察,而宮頸鱗狀上皮內高級別病變(HSIL)和原位腺癌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4) 對于HPV6型、HPV11型等低危型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等,屬于性傳播疾病范疇,是需要治療的。

  另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治療HPV沒有特效藥!

  治療HPV沒有特效藥!

  治療HPV沒有特效藥!

  無論是干擾素,還是所謂的特效抗病毒藥物,都只能抑制病毒的復制增長,并不能消除病毒。

  所以,那些說100%能治好HPV的都是騙人的!只有你的免疫力上去了,病毒自然就清除了。

  多久做一次宮頸癌篩查?

  健康人群的早期篩查和疾病人群的早期診斷是目前預防宮頸癌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最主要途徑。2020年,美國癌癥學會發(fā)表的宮頸癌篩查指南建議:首選每5年1次的HPV 檢測為主的初篩,若無法進行,則次選HPV 和細胞學聯(lián)合篩查方案或僅細胞學檢查,以上篩查建議針對的是普通人群。對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總的篩查策略是開始的更早、篩查間隔更短、持續(xù)的時間更長。

  WHO推薦篩查起始年齡為30歲,根據(jù)我國宮頸癌發(fā)病年齡特點,推薦篩查起始年齡為25周歲。對于既往25年內無宮頸上皮內病變2級及以上(CIN2+)病史,或年齡超過65歲,且10年內宮頸癌充分篩查陰性,可終止宮頸癌篩查。

  而對于有癥狀或者是存在高危因素,篩查不受上述年齡限制。高危因素人群包括:免疫缺陷或抑制女性、長期口服避孕藥女性、既往患有宮頸上皮內病變2級及以上(CIN2+)的女性。此外,對于高風險人群,包括性生活早、性伴侶多、既往多次流產史和不良生活習慣等的篩查策略也應個性化處理。

感染5.png

圖片來源于網絡

  宮頸癌篩查包括哪些檢查?

  宮頸癌篩查是按照“三階梯診斷”原則進行的。

  第一階梯:初篩。包括宮頸HPV病毒檢測和宮頸細胞學TCT檢查,旨在發(fā)現(xiàn)被HPV感染后的異常細胞。

  第二階梯:助診,即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是通過光學或電子影像系統(tǒng)放大觀察區(qū)域結構,幫助醫(yī)生觀察判斷病變范圍和嚴重程度,對操作者的臨床經驗和技術要求較高,有一定的主觀性。

  第三階梯:確診,即宮頸組織病理檢查,包括陰道鏡下取材活檢、子宮頸管搔刮術、電刀環(huán)切和冷刀錐切等,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前面提到,從感染HPV到發(fā)展為宮頸癌需要10~15年,這意味著感染高危型HPV的人群,需要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反復進行宮頸癌的“三階梯診斷”。

  接種了HPV疫苗還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前面已經提到,HPV是個大家族,有200多種亞型,而HPV疫苗并不能預防全部HPV亞型。

  目前已經上市的HPV疫苗包括國產/進口二價疫苗(只針對16和18型HPV病毒),進口四價疫苗(針對高危16、18型HPV病毒和低危6、11型HPV病毒)和進口九價疫苗(針對高危16、18、31、33、45、52、58型HPV病毒和低危6、11型HPV病毒)。

  接種HPV疫苗后是否能夠產生相應的抗體及抗體滴度、抗體持續(xù)時間等無法確定。此外,部分女性在接種之前,可能已經感染過HPV病毒,因此接種疫苗后,仍需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感染6.png

圖片來源于網絡

  接種HPV疫苗有年齡限制嗎?

  對抗HPV感染、預防宮頸癌發(fā)生的最有效途徑是接種HPV疫苗。WHO推薦的HPV疫苗接種年齡是9~14歲,在初次性生活前接種疫苗效果最佳。即使錯過了最佳接種時間,HPV疫苗仍能提供保護效果,所有年齡在9~45歲的女性均推薦接種HPV疫苗。

  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可防可控的癌癥,接種HPV疫苗后,免疫有效率可達90%以上。

感染7.png

  HPV感染后影響生育嗎?

  單純的HPV陽性并不等于患病,僅僅提示未來疾病的風險程度增加,只要經過??漆t(yī)生評估,未患癌變的才可以正常妊娠和陰道試產。

  宮頸癌的發(fā)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的復雜過程,在致癌過程中除了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以外,環(huán)境因素、生活方式、個體的遺傳背景與宮頸癌也存在密切關系。

  因此,普通健康人群應盡早接種HPV疫苗,定期宮頸癌篩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把宮頸癌阻斷在早期病變。

(來源:瀘州人民醫(yī)院 文/劉萍)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