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5-09-08
“肚子脹痛得很,飯都吃不下一口……”提起前段時間的遭遇,潘婆婆至今還心有余悸。誰能想到,看似平常的“拉不出”,竟差點把她的命給“憋”沒了。
整整2個月不排便
事情要從幾個月前說起。一向身體還算硬朗的潘婆婆,突然開始排便不暢。一開始她沒當回事,覺得“年紀大了,偶爾便秘很正?!?,忍忍就過去了??蛇@一忍,麻煩卻越來越大——從一開始幾天排一次,到后來十幾天沒動靜,直到過去兩個月,她都沒排便、排氣。
持續(xù)加重的腹脹、腹痛讓潘婆婆坐立難安,整個人軟得像沒力氣的棉花,連最喜歡的紅燒肉都咽不下。實在扛不住了,潘婆婆這才在家人的攙扶下,去附近醫(yī)院檢查。這一查讓全家人都傻了眼:不是普通便秘,而是結腸癌引起的腸梗阻。
肚子上開口排便?
醫(yī)生解釋到,腫瘤像塊大石頭,把腸道下段“排泄通道”堵得嚴嚴實實,食物殘渣、氣體這些本該順利通過腸道的東西被堵住了,全都堵在里面出不來,這才讓她出現(xiàn)腹部脹痛癥狀。
考慮到潘婆婆年紀大,梗阻時間又長,醫(yī)生建議趕緊做“腸造瘺術”,暫時性將腸道開口于腹壁緩解梗阻,為后續(xù)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簡單說,就是在肚子上開個口,讓大便從肚子上的口子排出來。
“我不接受造瘺……”想到要在身上掛個糞袋子,潘婆婆表示難以接受。
60分鐘微創(chuàng)“通便”
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家人帶著潘婆婆來到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醫(yī)生了解情況后,立刻將她轉(zhuǎn)到介入?血管科,斯光晏教授團隊趕緊給潘婆婆做了全面檢查,又耐心聽了她的顧慮,最后給出了一個新方案:“不用開腹,放個腸道支架就行,就像給腸道撐把‘傘’,把堵的地方撐開?!?/p>
完善術前準備后,徐燕能博士小心翼翼地從肛門把腸道支架送到梗阻點,慢慢撐開來,把堵塞腸道通道重新打開,讓那些被堵住的食物殘渣和氣體能夠順利通過。整個過程約60分鐘,全程全麻,潘婆婆睡了一覺就結束了,一點沒覺得疼。
術后沒過多久,神奇的事兒發(fā)生了——潘婆婆突然有了便意,一去廁所,積壓的“存貨”全排了出來,肚子不疼不脹了,潘婆婆整個人都輕松多了,終于能好好坐下來吃碗粥,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現(xiàn)在潘婆婆恢復得不錯,接下來將進一步治療結腸癌。
徐燕能博士介紹,以往治療腸梗阻一般需開腹造瘺,也就是術后要在腹部掛一個糞袋,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心理健康,還可能出現(xiàn)感染、吻合口漏等并發(fā)癥。但腸道支架不用開腹,恢復快,既能暫時緩解晚期病人的痛苦,還能給需要手術的病人爭取準備時間,把急診手術變成“擇期手術”,讓病人少遭罪。
徐燕能
主治醫(yī)師
介入·血管科
醫(yī)學博士,英國倫敦大學訪問學者。擅長常見全身血管性、腫瘤性疾病介入治療,在血管疑難雜癥疾病診療方面有獨特的造詣,在西南地區(qū)率先開展盆腔淤血綜合征腔內(nèi)治療手術。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