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04-10
上完大號,你會扭頭瞅一眼嗎?我們的建議是:多少還是瞅一眼吧!
50歲的陳先生,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腹瀉伴隨輕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中還帶有暗紅色的血,還比較黏,不容易沖走。
起初以為是痔瘡,并沒有太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癥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日漸消瘦。
最后在家人的勸說下,陳先生到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腔鏡中心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結腸癌導致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早期被發(fā)現的不到15%,超過80%的確診患者都是中晚期。
雖然大腸癌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然而也并非沒有任何征兆,做一個簡單的腸鏡就能夠發(fā)現。
但有的人一聽到做腸鏡,就害怕、冒冷汗......只有迫不得已才勉強做一次。
但腸鏡真的這么可怕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李麗
副教授
副主任醫(yī)師
脾胃·風濕免疫病科副主任兼腔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擅長消化和風濕免疫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治以及胃鏡、腸鏡、超聲內鏡的操作及鏡下治療。
腸鏡
簡單來說,腸鏡就是一根細長靈活的軟管,頭端裝有燈光、攝像頭以及鉗道,另外還有沖水和充氣裝置。高端的腸鏡還具有放大、染色等功能。
它可以從我們的肛門進入大腸并一直到達小腸的末端。
攝像頭將腸道內的影像實時傳到電腦屏幕上,醫(yī)生可以直觀地觀察,任何微小的病變都一覽無余;如果發(fā)現腸道內長了異常的東西還可以鉗取活檢,送病理檢查;更能夠切掉贅生物,比如息肉、腫瘤等。
做腸鏡很痛苦嗎?
普通腸鏡:由于不進行麻醉,所以會有不適感。無痛腸鏡:幾乎沒有感覺,患者躺下后,經過輸液管推進適量麻醉藥,幾秒后患者就睡著了,等醒來時,所有操作就已經做完了,被大多數患者選擇。
適應癥
有下消化道癥狀,如腹瀉、便秘、腹痛、腹脹等。
原因不明的便血 (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
低位腸梗阻、懷疑大腸或回腸末端腫瘤。
大腸息肉、腫瘤出血及內鏡治療后定期 復查等。
檢查前注意事項
飲食準備
腸鏡前2日
多喝水,不吃多渣、帶籽食物
檢查前一晚
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腸道準備方法
一般檢查前4-6小時開始口服瀉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無痛腸鏡患者應在檢查前至少3小時不能喝水,需遵醫(yī)囑服用必要的藥物,如降壓藥等。
檢查前注意觀察大便情況
檢查后注意事項
1、普通腸鏡檢查后,無特殊情況30分鐘后便可進食。
2、無痛腸鏡檢查后,麻醉藥的藥效尚未完全消退,2小時內不能進食飲水,以免出現嗆咳,當日不得開車、飲酒、高空作業(yè)等。
3、腸鏡檢查過程中,醫(yī)生會向里注入一些空氣,可能會出現腹脹感,這是正常反應,到廁所排氣(放屁)后就可緩解。
4、腸鏡檢查后應密切觀察有無腹痛及便血,如出現劇烈腹痛,大便顏色鮮紅,應立即報告醫(yī)生或急診就診。
胃腸鏡能不能一起做?
答:麻醉狀態(tài)下可以。做完胃鏡接著做腸鏡,只需要麻醉一次。
胃鏡屬上消化道鏡檢查,腸鏡屬下消化道鏡檢查,需要空腹和清腸,主要依據患者個人情況而定是否同時進行。
只能周一到周五檢查嗎?
答:不是。
周一至周五全天(08:00-12:00,13:00-17:00)
周六、周日上午(08:00-12:00)有需要的患者,均可提前電話預約哦!預約咨詢電話:0830-2583565
腔鏡中心簡介
腔鏡中心是醫(yī)院重點打造的國內一流內鏡微創(chuàng)診療中心,面積2000余平方米,擁有國內外一流設施設備,以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內鏡診療為主,采用中心化、一體化的管理模式,竭誠為患者提供專業(yè)化、精細化、無痛化、舒適化的醫(yī)療服務。
該中心擁有電子胃鏡、電子小腸鏡、電子十二指腸鏡、電子結腸鏡、超聲內鏡、膠囊內鏡、電子支氣管鏡、冷凍治療儀、電子膀胱軟鏡、多型號膀胱尿道鏡、內鏡追溯系統(tǒng)等國內外一流設施設備,專家團隊人才濟濟,技術精湛,實力雄厚,廣泛開展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內鏡診療技術:消化內鏡診療技術:消化道早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胰膽管疾病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ERCP)、超聲內鏡下細針穿刺術( EUS-FNA)、賁門失弛緩癥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內鏡經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ISTER)、內鏡下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硬化及套扎術、內鏡下內痔硬化劑注射、胃腸道支架植入術等;呼吸內鏡診療技術:經支氣管鏡灌洗/刷檢/活檢術、經支氣管鏡肺活檢術、經支氣管鏡冷凍切除/活檢術、經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等;泌尿內鏡診療技術:電子膀胱軟鏡/硬鏡鏡檢、軟鏡/硬鏡下活檢術、輸尿管支架置入/取出術、膀胱內異物取除術等。
咨詢電話:0830-2583565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