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5-03-14
糖尿病患者可能是世界上對于吃最糾結的一群人了,這菜放糖了,不行不行;這個升血糖快,不吃不吃。
有沒有誰能指導我選食物啊?除了吃,還要注意什么?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糖尿病義診月活動等您來,專家現場指導、免費測血壓、測血糖……歡迎廣大患者前來咨詢。
義診時間:17、24、31日上午09:00-11:30
義診地點:城北院區(qū)門診大廳
不能來現場的朋友也別著急,看完這篇,你也就都明白啦!
醫(yī)學指導:趙長英 教授
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擅長診治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甲狀腺疾病、骨質疏松相關性疾病、高尿酸血癥(痛風性關節(jié)炎)、高脂血癥、肥胖相關性疾病以及腎上腺及垂體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等。
門診時間:星期二、五、日全天
門診地點:城北門診三樓316室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糖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群,是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
主要是因遺傳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因素導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礙造成的。
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為主。
一、控制飲食
一日三餐,規(guī)律進食,每頓飯進食量基本保持平穩(wěn)。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與降糖藥更好地匹配,不至于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的狀況。
主食每餐約拳頭大小的量,一天250-300克(2-3拳)。
建議糖尿病患者盡量吃“干”的主食。比如:饅頭、米飯、餅。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飯、面片湯、面條等。
道理就是越稀的食物,經過烹飪的時間越長,食物越軟越爛,意味著越好消化,則升糖越快。
蔬菜必不可少,優(yōu)選碳水含量低的綠葉菜類,如青菜、白菜、菠菜、卷心菜等。
淀粉含量高的根莖類,如紅薯、山藥、蓮藕等算入主食,不屬于蔬菜。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是可以吃水果的,以補充維生素。
但一般不要飯后立即進食,可以選擇飯后2小時食用水果,吃的時候將水果分餐,如:一個蘋果分2-4次吃完,分餐次數越多,對血糖影響越小。
二、合理運動
適當的運動有助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謝、調節(jié)體重、防止并發(fā)癥的產生。糖尿病早期通過嚴格的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運動最好選擇在餐后1 小時進行,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球類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三、自我監(jiān)測及有效護理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生性疾病,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患者對病情的自我監(jiān)測及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定期到醫(yī)院檢查
以掌握用藥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了解疾病控制的情況。
防范低血糖
如出現心慌出汗、惡心嘔吐以及有明顯的饑餓感等低血糖情況,應立即監(jiān)測血糖變化,根據情況進食糖水,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
提防酮癥酸中毒
由于各種原因停用降糖藥物或飲食過量,誘發(fā)酮癥酸中毒,出現倦怠、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甚至昏迷,應立即前往醫(yī)院就診。
四、預防糖尿病足
足部潰瘍、壞疽等并發(fā)癥,嚴重的可致截肢。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但只要早期正確預防和治療,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糖尿病病史超過五年或長期控制不佳的患者,如足部出現紅腫、破潰,要警惕是否為糖尿病足病早期征兆。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鞋襪是否合腳、衛(wèi)生、透氣,防止周圍神經和血管病變致足損傷,別用熱水燙腳及使用電熱毯、熱水袋等以免燙傷。
五、藥物治療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正確規(guī)律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或加減藥物,也不要盲目聽信偏方秘方,避免上當受騙甚至危及身體健康。
(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