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5-05-24
帶娃的辛苦
當媽的人是深有體會
經常有新手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后,莫名出現情緒低落,心情壓抑,晚上失眠,白天易怒,對周圍事物都提不起興趣,總擔心孩子會生病,懷疑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成天以淚洗面,更有甚者產生輕生的念頭。
有人把她們的問題歸結于性格差、嬌氣、吃不得苦……
合江縣中醫(yī)醫(yī)院臨床心理科醫(yī)生告訴大家,這可能是“生病”了,一個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問題——產后抑郁。
1. 什么是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是女性在分娩后(通常在產后6周至1年內)出現的一種情緒障礙,表現為持續(xù)的情緒低落、焦慮、疲憊,并伴隨對育兒和生活的負面感受。
2. 常見癥狀
情緒癥狀:持續(xù)悲傷、空虛感、易怒或麻木,對嬰兒缺乏情感聯結。
身體癥狀:失眠或嗜睡、食欲改變、不明原因的疼痛。
認知癥狀: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反復出現自責或絕望念頭。
行為變化:回避社交、興趣喪失、育兒動力低下。
3. 為何會得產后抑郁?
生理因素:激素驟變:產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影響大腦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
睡眠剝奪:為了照顧娃兒長期缺覺,加劇情緒不穩(wěn)定。
心理因素:對“完美母親”角色的期待與現實落差。既往抑郁、焦慮病史或家族精神疾病史。
社會因素:缺乏伴侶或家庭支持,經濟壓力,育兒觀念沖突,產后身材走樣、職業(yè)中斷帶來的自我認同危機等原因。
4. 如何治療與干預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調整負面思維模式。正念療法:通過冥想、呼吸練習緩解焦慮。
藥物治療
抗抑郁藥(如SSRIs類)在哺乳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需權衡利弊。
物理治療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儀;治療焦慮、抑郁、睡眠障礙。腦電中頻治療: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肌肉功能。
社會支持
家人參與育兒,分擔夜間喂奶等任務。加入新媽媽互助小組,減少孤獨感。
其他輔助方式
中醫(yī)調理(如針灸、中藥)可能對部分人群有效,需結合個體情況。適度運動(如產后瑜伽)改善情緒。
5. 如何預防產后抑郁?
產前準備
學習育兒知識,減少“未知”帶來的焦慮。提前規(guī)劃育兒分工,與伴侶溝通期望。
建立支持系統(tǒng)
與親友明確求助邊界,接受外部幫助(如月嫂、家政)。經濟條件允許可預留育兒假,避免過早重返職場。
自我關懷
允許自己“不完美”,接納情緒波動。每日留出15分鐘獨處時間,進行放松活動(如聽音樂、泡澡)。
6. 如果身邊有人經歷產后抑郁,你能做什么?
不評判:避免說“振作起來”或“別人更慘”,而是傾聽和陪伴。
協(xié)助日常:幫忙采購、做飯或照顧嬰兒,讓媽媽有休息時間。
鼓勵求助:主動提供心理咨詢熱線或醫(yī)院信息。
產后抑郁不是“媽媽的軟弱”,而是一種需要重視的醫(yī)學問題。通過科學治療、家庭支持與社會理解,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在3—6個月內顯著改善。
媽媽們的人生也只有一次
所以不堅強是允許的
發(fā)脾氣是允許的
迷茫害怕驚慌都是允許的
畢竟當媽媽這件事
本身已經足夠偉大
臨床心理科簡介
團隊與設施
科室由精神科中高級職稱醫(yī)師、心理治療師、中醫(yī)專家組成多學科團隊,開展聯合會診。科室配備了心理測評室、沙盤治療室、物理治療室等專業(yè)設施。
服務范圍
心理障礙: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等。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多動癥(ADHD)、自閉癥譜系障礙、情緒行為問題。
中醫(yī)特色療法
中醫(yī)調理:中醫(yī)認為,情志內傷,百病由生。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而統(tǒng)五臟??剖胰诤现嗅t(yī)情志調理與現代心理治療技術,采用認知行為療法(CBT)、正念訓練、心理評估量表等現代心理干預手段。結合針灸、中藥湯劑、耳穴壓豆、五行音樂療法等,調節(jié)氣血陰陽平衡。
心身疾病綜合管理
針對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慢性疼痛、胃腸功能紊亂等心身疾病,通過“心理疏導+藥物、物理治療+中醫(yī)調理”多維度干預。
特色項目
青少年心理問題:學習壓力、網絡成癮的中西醫(yī)聯合干預。
產后抑郁、更年期綜合征:中藥調理配合心理支持。
亞健康狀態(tài):體質辨識與情志調攝。
老年心理問題:阿爾茨海默病早期干預、老年抑郁。
其他:職場壓力調適、婚姻家庭咨詢、睡眠障礙等。
就診指南
坐診時間:每周一、三、五上午(具體時間以醫(yī)院公示為準)。
就診地址:門診部二樓臨床心理科
咨詢電話:0830-5218572
母世彬簡介
中共黨員,主治醫(yī)師,國家中級心理治療師,四川省心理學會會員,瀘州市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瀘州市殘疾人心理健康專家?guī)斐蓡T,合江縣青年聯合會委員,合江縣健康素養(yǎng)科普專家?guī)斐蓡T,合江縣未成年成長中心咨詢師。國家期刊上發(fā)表科普文章3篇。從事精神衛(wèi)生工作14年,曾在三甲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科進修學習,華西醫(yī)院進修認知行為療法。擅長睡眠障礙、焦慮癥、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青少年情緒障礙,非自殺性自傷等疾病的診治。
劉林簡介
中共黨員,主治醫(yī)師,本科學歷,四川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畢業(yè)。瀘州市殘疾人心理健康專家,合江縣未成年中心心理輔導專家。從事精神衛(wèi)生工作10余年,受聘于多所學校擔任心理健康顧問;多次參加四川省省級精神衛(wèi)生學術會議及培訓,曾在四川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自貢市精神病醫(yī)院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善于運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活性物質依賴、器質性精神障礙、癲癇性精神病、產后抑郁等疾病的診治、各種青少年心理障礙等疾病的診治。
(來源:合江縣中醫(yī)醫(yī)院)
編輯:肖昂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